磨積散

《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》: 磨積散

配方組成

使君子肉3兩,海螵蛸(去硬殼)7兩,硃砂1兩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積聚痞塊,腹脹堅硬,面色痿黃,不思飲食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裝袋重1錢。

注意事項

忌食生冷及難消化之食物。

使用方法

小兒每服5分,白糖水調下,日2次。3歲以下小兒酌減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》。

《濟南市中藥成方選輯》: 磨積散

配方組成

三稜(炒)2兩,莪術(醋炒)2兩,山楂2兩,雞內金(炒)5錢,紅曲5錢,檳榔4兩,使君子仁5錢,巴豆霜8錢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食積,蟲積、乳積和消化不良,痞滿結塊,腹大肌瘦。

炮製方法

巴豆霜單放,將三稜等七味共軋為細粉,混合均勻。每袋重4錢,紙袋或紙筒裝,裝盒密封。

注意事項

不可多服,孕婦忌服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8分,空腹紅糖水或開水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濟南市中藥成方選輯》。

《準繩,幼科》卷四: 磨積散

配方組成

幹蒿、陳皮、麥芽、二蠶砂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飲食過度,傷損脾胃,或飽悶,或吞酸,或吐瀉未愈而痘隨出。

使用方法

加生薑,水煎服。與消導飲相兼用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準繩,幼科》卷四。

《古今名方》: 磨積散

配方組成

神曲9g,山楂9g,茯苓9g,陳皮9g,麥芽9g,澤瀉9g,白朮9g,法半夏4.5g,藿香4.5g,蒼朮4.5g,厚朴4.5g,甘草4.5g。

功效主治

嬰兒消化不良的腹瀉,症見不發熱,大便淡黃色,或淡綠色,白色稀便,水分多,帶奶瓣或少量粘液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每包0.6g。

注意事項

若熱痢洩瀉,便帶膿血者,非本方所宜。

使用方法

6個月以內每服1/3包,6個月至1歲每次服半包,1-2歲每次服2/3包,每日服3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古今名方》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