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加皮半兩,芍藥半兩,當歸半兩,大腹子(連皮)半兩,芎半兩,牛膝半兩,陳皮半兩,石南葉半兩,薏苡仁半兩,赤小豆半兩,麻黃(去節)半兩,杏仁半兩,木瓜1兩,獨活1兩,杜仲(炒)1兩,萆薢1兩,牽牛頭末2兩。
風寒溼氣合而成痺,遍身疼痛,難以轉側,筋脈拘攣,不能屈伸,及頭目眩暈,心腹脹悶,小便赤澀,大便秘滯。腳弱不能行走。
上為細末,酒浸蒸餅為丸,如豆大。
每服30-40丸,木瓜湯送下,不拘時候。
《御藥院方》卷六。
五加皮4兩(酒浸,春、秋3日,夏2日,冬4日),遠志(去心)4兩(春、秋3日,夏2日,冬4日,用酒浸令透,易為剝皮)。
男子婦人腳氣,骨節面板腫溼疼痛。
上曬乾為末,春、秋、冬用浸藥酒為糊,夏則用酒為糊,丸如梧桐子大。
每服40-50丸,空心溫酒送下。
《瑞竹堂方》卷二。
續斷(炒)2兩半,杜仲2兩半,芎3兩,獨活3兩,五加皮4兩,狗脊4兩,萆薢4兩,芍藥4兩,訶子肉4兩。
妊娠腰痛不可忍,或連胯痛。
上為細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每服40丸,空心酒送下,1日3次。
《準繩·女科》卷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