芍藥6分,芒消6分,黃芩5分,大黃8分,杏仁8分。
脹滿,大便不通。
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每服15丸,日3次。
《醫心方》卷十二引《經心錄》。
芍藥(炒)、白雞冠花(炒)、陳槐花各等分。
酒毒下血。
取青蒿根汁煮丸。米飲送下。
《朱氏集驗方》卷六。
芍藥2兩,人參2兩,赤茯苓(去黑皮)2兩,厚朴(去粗皮,薑汁炙)2兩,陳橘皮(湯浸,去白,焙)1兩,木香1兩,桂(去粗皮)1兩,桔梗(炒)1兩。
胃熱腸寒,善飢,小腹痛脹。
上為細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每服20丸,食前米飲送下,日2次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四十七。
芍藥3分,木香3分,枳殼(去瓤,麩炒)3分,檳榔(銼細)半兩,大黃(銼,炒)半兩。
風毒腳氣,心胸煩悶,多痰咳嗽,背膊痛,大腸澀。
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每服25丸,漸加至30丸,食後溫水送下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八十一。
芍藥3分,桔梗(去蘆頭,炒)3分,細辛(去苗葉)3分,蜀椒(去目並閉口者,炒出汗)3分,桂(去粗皮)3分,乾薑(炮)3分,附子(炮裂,去皮臍)半兩。
心疝,心脅痛及繞臍痛。
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每服20丸,溫酒或米飲送下,不拘時候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九十四。
芍藥1兩,地龍(去土,炒)1兩,大黃(銼,炒)1兩,威靈仙1兩,木鱉子(去殼,研)2兩。
腸風痔瘻,久不愈者。
上為末,將三分之一用醋1盞熬成膏,和餘藥末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每服5丸,空心、食前茶清送下,日2次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四三。
芍藥1兩半,阿膠(炙令燥)1兩半,烏賊魚骨(去皮甲)1兩,當歸(切,焙)3分。
產後血下不止。
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每服30丸,空心蔥湯送下,日3次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六一。
芍藥(炒)1兩,艾葉1兩,地榆(炒)3分,當歸(切,焙)3分,白朮3分,龍骨(碎)半兩,乾薑(炮)半兩。
產後赤白痢。
上為末,米醋湖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每服50丸,空心米湯送下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六五。
芍藥10分(炙令黃),黃耆4分,鱉甲(炙)4分,人參4分,柴胡8分,茯苓6分,甘草3分,乾薑3分(一方有大黃,無黃耆)。
4-5歲兒,因食及在胎中宿熱,乳母飲食粗惡辛苦,乳汁不起,兒哺不為肌膚,心腹痞滿,萎黃瘦脊,四肢痿躄繚戾。
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大豆大。
每服5丸,日2次。
《普濟方》卷三九二。
白芍2兩,當歸5錢,黃連5錢,黃芩5錢,木香3錢,炙甘草3錢,檳榔片3錢,桃仁5粒,肉桂5錢。
赤白痢疾,大便膿血,腹痛腸鳴,裡急後重。
上為極細末,煉蜜為丸,2錢重。
忌生冷、葷腥,尤忌蟹肉。中氣虛弱者及孕婦忌服。
每服1丸,開水送下,日2次。
《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》(瀋陽方)。
芍藥1兩,大黃1兩,桂心2兩,茯苓4兩,柴胡4兩。
小兒不生肌肉,丁奚大腹,食不消。
上為末,煉蜜為丸。
1歲每服大豆許2丸,不知稍加之,食後服。煉蜜須3-5沸用。
《幼幼新書》卷二十二引《嬰孺方》。
芍藥8分,當歸8分,白朮8分,鱉甲(炙)8分,訶黎勒10顆(去核),乾薑6分,人參6分,豆蔻4分,雄雀屎4分,郁李仁10分(去皮)。
心腹脹滿,臍下塊硬如石,疼痛不止。
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忌生菜、熱面、蔥、莧、桃、李、雀肉、蒜、粘食等物。
每服20丸,漸加至30丸,空腹酒送下,日2次。
《外臺》卷七引《廣濟方》。
芍藥3分,茯苓3分,大黃2分,半夏1分(洗),桂心半分,胡椒(汗)半分。
少小陰(疒頹??)氣疝,發作有時。
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大豆大。
每服10丸,酒送下,日3次。
《幼幼新書》卷三十一引《嬰孺方》。
芍藥3分,大黃(銼,炒)3分,鱉甲(醋炙,去裙襴)3分,麻仁(研)3分,防葵1分,陳曲(炒)1分,白朮1分。
小兒食癖,本於腸胃氣弱,吃食不化,結聚不散,腹中隱隱成塊,按之即痛。
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綠豆大。
1歲兒每服3丸,3-5歲5丸,並溫熟水送下,日2次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七六。
芍藥5分,茯苓5分,大黃5分,柴胡4分,鱉甲3分(炙),桂心2分,人參1分(一方有杏仁2兩,人參3分)。
小兒百病,有寒熱,腹大,食不消化,不生肌肉,痿痺;下痢不止。
上為末,煉蜜為丸。
3歲以下每服3小豆大,不知加之;7-8歲每服3梧桐子大,不知加之。病甚者,服20日效。
《幼幼新書》卷二十二引《嬰孺方》。
芍藥3分,當歸(切,焙)3分,芎3分,人參3分,甘草(炙)1兩。
小兒胎寒,大便青,不欲食。
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麻子大。
每服1丸,以乳汁送下,早晨、日午、近晚各1次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七七。
芍藥3分,鐵粉(研)3分,蚱蟬(去翅足,炙)4枚,當歸(切,焙)3分,大黃(銼,炒)1兩,石膏(碎)3分,桂(去粗皮)半兩,人參1兩1分,銀屑(研)半兩,芎半兩,龍骨(研)半兩,細辛(去苗葉)半兩,黃芩(去黑心)半兩,牛黃(研)1分。
小兒諸癇及驚。
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麻子大。
每服3丸,米飲送下,日3次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七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