內消方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二六: 內消方

配方組成

海藻1斤。

功效主治

瘰癧,腫結。

使用方法

用酒5升,浸數日服。食後少少飲酒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二六。

《瘍科遺編》卷下: 內消方

配方組成

附子1兩,半夏1兩,烏頭1兩,肉桂1兩,甘遂1兩,當歸1兩,乳香1兩,沒藥1兩,甘草1兩,阿魏3錢,琥珀3錢。

功效主治

發背、乳疽、腦疽。

使用方法

用麻油2斤,浸藥3日,慢火熬枯,濾去滓,入炒東丹1斤,攪勻,傾缽內,次日隔湯燉烊,方下乳、沒、桂、珀、阿魏等末,勻和,收貯聽用。將藥攤貼患處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瘍科遺編》卷下。

《瘍科遺編》卷下: 內消方

配方組成

生鐵2兩(或用舊鍋邊亦可),南星6錢(生研)。

功效主治

一切紅、白癰疽漫腫無頭,堅硬不散。

使用方法

先將生鐵煨紅,醋煅數10次,研極細,再同南星研勻,摻患處。用此藥少許,摻上外用膏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瘍科遺編》卷下。

《外科集腋》卷四: 內消方

配方組成

枸橘1個、川楝、秦艽、陳皮、瓜蔞、赤芍、甘草、防風、澤瀉。

功效主治

囊癰。

使用方法

水煎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外科集腋》卷四。

《瘍醫大全》卷七: 內消方

配方組成

金銀花4兩,甘草2兩,蒲公英1兩,元參5錢,當歸1兩。

功效主治

癰疽腫瘍。

使用方法

水煎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瘍醫大全》卷七。

《絳囊撮要》: 內消方

配方組成

黃芩5錢,苦參6錢,防己5錢,天花粉5錢,連翹5錢。

功效主治

痔初起。

使用方法

水2大鐘,煎8分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絳囊撮要》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二七: 內消方

配方組成

小麥(淘淨)。

功效主治

風熱毒氣,結成瘰癧。

使用方法

煮3-5升,頻吃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二七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