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雄(炮裂,去皮臍)1兩,附子(炮裂,去皮臍)1兩,防風(去叉)2兩,獨活(去蘆頭)2兩,當歸(切,焙)2兩,白朮2兩,五加皮1兩半,芎1兩半,桂(去粗皮)1兩半,乾薑(炮)1兩半。
寒溼著痺,皮肉不仁,至骨髓疼痛。
上銼,如麻豆大,以夾絹囊盛,用無灰清酒1鬥浸,春、夏5日,秋、冬7日。
每溫飲1盞。任性加減,以知為度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十九。
天雄(炮裂,去皮臍)3兩,蜀椒(去目並閉口,炒汗出)1兩半,烏頭(炮裂,去皮臍)2兩,茵芋(去粗莖)3兩,乾薑(炮)1兩,附子(炮裂,去皮臍)2兩,防風(去叉)1兩半,羊躑躅(炒)1兩半。
腎中風,筋急,兩膝不得屈伸,手不為用,起居增劇,惡風寒,通身流腫生瘡,風冷疾病,腰膝攣急緩縱。
上銼,如麻豆大,用生絹囊貯,以酒1鬥5升浸之,春、夏5日,秋、冬7日開取。
每服1合,漸加至1合半,空心、臨臥各1服,酒盡將滓曬令幹,為細散。每服半錢,漸加至1錢匕,服時候如前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五。
天雄3兩(炮裂,去皮臍),川椒3兩(去目),乾薑2兩(炮裂),茵芋2兩,附子2兩(炮裂,去皮臍),肉桂3兩(去皺皮),牛膝3兩(去苗),川烏頭2兩(炮裂,去皮臍),白蘞半兩,躑躅花3兩(微炒)。
一切風證。
上銼細,用生絹袋盛,以好酒2鬥漬之,春、夏5日,秋、冬7日。
忌生冷、豬、雞肉、豆豉。
每服1小盞,後漸漸增之;其藥滓曬乾為散。每服2錢,以酒調下,空心及晚食前服。
《聖惠》卷二十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