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金皮(醋炒)、劉寄奴、川當歸(煨,鹽水炒)、香白芷(醋炒,加減)、赤芍藥、白芍藥(米泔炒,加減)、黑牽牛、生地黃(鹽煨,浸,炒)、川芎(米水浸)、川牛膝(茶水浸)、乳香(可加減)、沒藥(可加減)、破故紙(酒炒)、木通(去節)、木香(茶水炒)、自然銅(骨不碎折不用,臨好時用)、藿香、木賊、官桂(可加減)、羌活、獨活、半夏3錢(水炒,無痰不用),骨碎補1兩,草烏(醋炒,孕婦不用)1兩,川烏(火煨,孕婦則不用)1兩。
打撲損傷。
自然銅、官桂、沒藥、乳香不炒,其餘藥或炒,或火焙,或日曬幹,皆可,然後入不炒4味,同研為末,用蜜糊為丸,如彈子大,以黃丹為衣。
或被攧撲損傷,金刃箭鏃,不問輕重,每服1丸,如被刃傷筋斷損內重者,以薄荷湯,或木瓜、姜、燈心諸湯下。
《普濟方》卷三一○。
紫金皮2兩,黑豆2兩,防風2兩,白膠香(淨)2兩,石膏(小煮)2兩,白蒺藜(去角)2兩,骨碎補2兩,川烏(2只)2兩,五月蠶沙4兩(醋煮)。
腳氣,不問遠近。
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雞頭子大。
每服半兩,細嚼,用生薑湯送下。
《普濟方》卷二四○引《海上方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