龍膽草1兩,漢防己1兩,大黃(微煨)1兩,荊芥穗1兩,赤芍藥1兩,當歸(洗,焙)1兩,甘草(炙)1兩,防風(去蘆頭)1兩,山梔子仁半兩,川芎半兩。
風熱毒氣,上攻眼目,赤腫疼痛,視物不明,隱澀難開。
上(口父)咀。每服4錢,水1盞,入砂糖如彈子大,同煎至7分,去滓,食後溫服。
《楊氏家藏方》卷十一。
當歸、赤芍藥、甘草、天花粉、木通、金銀藤、漢防己、山梔子各等分。
風腫熱毒,赤腫眼。
上為粗末。
每服2錢,水1盞,煎至7分。入沙糖1塊,彈子大,再煎1-2沸,去滓,先燻後通口服,食後服,臨臥時再服。
《普濟方》卷七十六引《衛生家寶》。
當歸、赤芍、芎、防風、防己、甘草、荊芥、龍膽草、大黃、山烏豆。
飛塵入眼外障。
上為細末。
每服4錢,砂糖1塊,白水煎服。
《眼科全書》卷五。
防風5錢,大黃5錢,當歸5錢,赤芍5錢,荊芥5錢,甘草5錢,牛蒡子5錢,川芎5錢,膽草4錢。
飛絲入目,疼痛不已。
水煎,入砂糖調服。
《異授眼科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