烏喙丸

《三因》卷十八: 烏喙丸

配方組成

烏喙(炮,去皮尖)1錢,半夏(湯洗7次)4錢,石膏(煅)1錢,藜蘆(炒)1錢,牡蒙1錢,蓯蓉(酒浸)1錢,桂心1錢3分,乾薑(炮)1錢3分,巴豆6-7個(研膏)。

功效主治

腸覃病。因寒氣客於腸外,與胃氣相搏,正氣不榮,系瘕內著,惡氣乃起,始如雞卵,久久乃成,狀如懷胎,按之堅,推即移,月事時下;亦治乳餘疾,大小便不利,並食有伏蟲,臚脹;癰疽,毒腫;久寒邪氣;男子疝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綠豆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-5丸,食後酒、飲任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三因》卷十八。

《聖惠》卷四十八: 烏喙丸

配方組成

烏喙半兩(炮裂,去皮臍),乾薑1兩(炮裂,銼),木香1兩,細辛1兩,赤芍藥1兩,桂心1兩,檳榔半兩,厚朴1兩(去粗皮,塗生薑汁,炙令香熟),川椒1兩(去目及閉口者,微炒去汗),柴胡1兩(去苗),赤茯苓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七疝諸寒,臍旁痛,上攻胸中,滿悶少氣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5丸,食前以溫酒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四十八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