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燕。
傷寒小腹脹滿,小便不通。
上為細散。
每服半錢,以蔥白湯調下,不拘時候頻服。以得通為度。
方出《聖惠》卷十三,名見《衛生總微》卷七。
石燕1對(圓大者為雄,長小者為雌),麝香少許。
目疾損弦,拳毛倒睫。
將石燕以燈心湯磨下,入麝香攪勻,鉗去拳毛,然後點眼角中,洗用茶清。
《醫級》卷八。
石燕半兩,赤小豆半兩,商陸子10兩,紅藍花半兩。
血淋心煩,水道中澀痛。
上為細散。
每服1錢,食前煎蔥白湯調下。
方出《聖惠》卷五十八,名見《普濟方》卷二一五。
石燕不拘多少(洗淨)。
腸風痔漏,30年不愈,面色萎黃,飲食無味;臟腑傷積洩瀉,暑月常瀉不止;諸般淋瀝,久患消渴;婦人月候不調,赤白帶下,多年不愈。
每日空心取1枚,放堅硬無釉缽內,溫水磨服之,如彈子大者,分3次服,晚食前服。或為細末,水飛過,取白汁如泔乳者,澄去水,曬乾,以磁石協去杵頭鐵屑後,入硬堅瓷缽內,以硬乳捶研。每服半錢至1錢,清飯飲調下;溫水亦得。此方須常服,勿令歇,服及1月勿歇即愈。
《普濟方》卷二九八引《肘後方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