益中丹

《普濟方》卷一三九: 益中丹

配方組成

高良薑2兩,乾薑2兩,半夏4兩,橘皮4兩。

功效主治

太陰病,食則吐,胃中痛,腹脹時噫者。

炮製方法

上藥治下篩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0丸,白飲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一三九。

《朱氏集驗方》卷八: 益中丹

配方組成

鹿茸(蜜炙)2錢半,丁香2錢半,木香2錢半,茴香(炒)2錢半,山藥2錢半,黃耆(蜜炙)2錢半,木通(油炒)2錢半,官桂(去皮)2錢半,乾薑(炮)2錢半,青鹽2錢半,石斛2錢半,天雄(炮)2錢半,附子(炮)2錢半,鵝管石(火煅,酒淬)2錢半,陽起石(火煅,酒淬)2錢半,肉豆蔻2錢半,川牛膝(酒浸,焙)2錢半,破故紙(炒)2錢半,葫蘆巴(炒)2錢半,菟絲子(酒浸,焙)2錢半,金鈴子(去核)2錢半,覆盆子2錢半,熟地黃(酒浸,焙)2錢半,蓽澄茄2錢半,馬蘭花(醋炒)2錢半,肉蓯蓉(酒浸,焙)2錢半,韭子(酒浸,焙)2錢半,沉香1錢1分,人參1錢1分,麝香3分。

功效主治

下焦傷竭,臍腹絞痛,兩脅脹滿,飲食減少,肢節煩疼,手足麻痺,腰腿沉重,行步艱難,目視茫茫,夜夢鬼交,遺洩失精,神氣不爽,陽事不舉,小便滑數,氣虛腸鳴,大便自利,虛煩盜汗,津液內躁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酒煮麵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0丸,加至50丸,空心溫酒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朱氏集驗方》卷八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