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歸(酒焙)5錢,赤芍(酒炒)5錢,川芎5錢,紫草5錢,紅花5錢,木香2錢,血竭1錢。
痘色淡白。
上為末。
每5歲者服1錢,10歲以上服2錢,酒調下。
《景嶽全書》卷六十三。
當歸、黃耆、沒藥、川芎、羌活、蒼朮(米泔水浸7日)、麻黃、熟地黃各等。
血虛頭暈目昏,見赤白星亂者。
上為末。
每服2錢.茶清調下。
《永樂大典》卷一一四一二引《黃帝七十二證眼論》。
赤芍藥1錢半,生地黃1錢半,當歸須(酒洗)1錢半,桃仁(去皮尖,炒)1錢,紅花(灑洗)1錢,香附(童便浸)1錢,川芎8分(炮),牡丹皮8分(炮),玄胡索8分(炮),蓬術8分(炮),三稜(炮)7分,青皮7分。
瘀蓄死血而脹,腹皮上見青紫筋,小水反利,脈芤澀,屬虛人不可下者。
水2鍾,煎7分,空心服。
《準繩·類方》卷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