沒石子丸

《雞峰》卷二十四: 沒石子丸

配方組成

沒石子1錢,史君子1錢,川楝子1錢,白蕪荑1錢,肉豆蔻1錢,縮砂仁1錢,母丁香半錢,蘆薈半錢,麝香1字,白朮1錢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冷疳,肌體黃瘦,臟腑不調,腹脹羸弱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水煮麵糊為丸,如黍米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5丸,食前以米飲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雞峰》卷二十四。

《小兒藥證直訣》卷下: 沒石子丸

配方組成

木香1分,黃連1分(一作2錢半),沒石子1個,豆蔻仁2個,訶子肉3個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洩瀉久痢,滑腸腹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飯為丸,如麻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食前以米飲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小兒藥證直訣》卷下。

《嬰童百問》卷七: 沒石子丸

配方組成

沒石子8錢,木香1兩,黃連1兩,當歸1兩,青皮1錢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嬰孩,先因冷瀉,或作赤白痢候,久而變作諸般異色,不止一端,外症面或青或白,唇舌乾焦,手微冷,渾身溫壯,肚內刺痛啼叫,睡臥不安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阿魏1錢,酒1盞浸化,入面少許,須令勻,煮糊為丸,如粟米大。

使用方法

1-2歲兒服如椒目大者,4-6歲兒每服50丸,赤痢,以甘草湯送下;白痢,以乾薑湯送下,或用五倍子湯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嬰童百問》卷七。

《普濟方》卷三六一: 沒石子丸

配方組成

木香、螺粉(燒)、草烏頭(生用,去皮尖)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驚風內釣,腹痛不可忍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醋煮糊為丸,如黍米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0丸,以淡醋吞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三六一。

《百一》卷六: 沒石子丸

配方組成

白朮3錢,白茯苓3錢,沒石子(南蕃者,面裹,炮)2個,丁香(不見火)2錢,赤石脂(別研)2錢,白姜(切作片,略炒)2錢,肉豆蔻(面裹,炮)2錢,訶子(溼紙裹,炮,取淨皮)2錢。

功效主治

髒氣虛弱,大腸滑洩,次數頻並,日漸羸瘠,不進飲食,或久患赤白痢,脾瀉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用湯泡,蒸餅為丸,如小梧桐子大,棗肉為丸亦得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0-40丸,粥食前以米飲送下,1日3-4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百一》卷六。

《局方》卷十: 沒石子丸

配方組成

沒石子半兩,地榆半兩,黃柏(銼,蜜炒)2兩,黃連(炒,銼)1兩5錢,酸石榴皮1兩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腸虛受熱,下痢鮮血,或便赤汁,腹痛後重,晝夜不止,遍數額多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醋煮麵糊為丸,如麻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0-20丸,食前以溫米飲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局方》卷十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