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玉散

《痘疹金鏡錄》卷一: 白玉散

配方組成

寒水石(煅存性,水飛)1兩,樸消1兩,青黛3錢,甘草3錢,薑黃1兩,當歸1兩,柏末3錢。

功效主治

赤遊丹毒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芭蕉根汁加蜜調,以鵝翎掃上,幹則再敷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痘疹金鏡錄》卷一。

《小兒藥證直訣》卷下: 白玉散

配方組成

白土2錢5分,寒水石5錢。

功效主治

熱毒氣客於腠理,搏於血氣,發於外皮,赤遊丹腫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用米醋或新水調塗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小兒藥證直訣》卷下。

《攝生眾妙方》卷七: 白玉散

配方組成

黑牽牛、甘遂各等分(2次用)。

功效主治

酒疸,食黃。

使用方法

上藥先將水半碗,入鍋煮1沸,五更時煎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攝生眾妙方》卷七。

《麻科活人》卷三: 白玉散

配方組成

辰砂1錢,桂府滑石(水飛過)6兩,甘草1兩,石膏少許。

功效主治

暑月小便不利而有胃熱者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注意事項

老人、虛人及病後傷津而小便不利者,不宜用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-3錢,清水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麻科活人》卷三。

《喉科紫珍集》捲上: 白玉散

配方組成

白礬1兩,巴豆仁21粒。

功效主治

急喉痺、纏喉風,牙關緊閉,不省人事。

炮製方法

先將礬入銚,慢火熔化,隨入巴豆仁於內,候幹,去巴豆,用礬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用少許,吹入喉中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喉科紫珍集》捲上。

《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》: 白玉散

配方組成

樟腦2兩,輕粉1兩,石膏(煅)6兩,紅粉5錢,冰片1錢。

功效主治

諸般瘡瘍,潰後流膿流水,腫痛刺癢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過羅。

使用方法

敷患處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》。

《本草綱目》卷四十六引孫氏方: 白玉散

配方組成

壁上陳白螺螄(燒,研)。

功效主治

膈氣疼痛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錢,酒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本草綱目》卷四十六引孫氏方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