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胎丸

《整合良方三百種》: 安胎丸

配方組成

川續斷4兩,杜仲4兩(炒黑),山藥4兩(炒),當歸4兩,真阿膠4兩(炒),白芍4兩,熟地4兩,砂仁4兩,黃芩4兩(酒炒),甘草4兩,川芎2兩,艾葉2兩,白朮5兩(炒)。

功效主治

胎動不安,腹中作痛,下血胎漏,勢將墮胎,或閃跌誤傷,天癸復來,或慣好小產,不能到期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糯米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整合良方三百種》。

方出《丹溪心法》卷五,名見《丹溪治法心要》卷七: 安胎丸

配方組成

白朮、黃芩、炒曲。

功效主治

妊娠4-5月,內熱甚而致常墮不安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粥為丸。

使用方法

口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方出《丹溪心法》卷五,名見《丹溪治法心要》卷七。

《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》(北京方): 安胎丸

配方組成

人參5錢(去蘆),白朮1兩,甘草3錢,橘皮2錢5分,川芎3錢,當歸1兩,白芍8錢,紫蘇葉1錢5分,黃芩1兩,香附8錢(制),杜仲1兩,續斷6錢,砂仁1錢5分。

功效主治

妊娠氣弱,腰痠腹痛,胎動失常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極細末,煉蜜為小丸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,以溫開水或薑湯送下,每日2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》(北京方)。

《仙拈集》卷三: 安胎丸

配方組成

茯苓4兩,條芩2兩,白朮2兩,香附2兩,益母草2兩,元胡5錢,紅花5錢,沒藥5錢。

功效主治

妊娠腹痛,腰痠作脹;慣於小產者;甚至見紅將墜者,亦能保足月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7丸為限,不宜多服,空心以白湯送下。慣於小產者,可預取之。如胎不安,1日間可服4-5次,不宜連吃,安則仍1日1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仙拈集》卷三。

《葉氏女科》卷二: 安胎丸

配方組成

生地黃4兩(砂仁末1兩拌酒蒸曬9次),當歸身(酒炒)3兩,白芍(酒炒)3兩,白朮3兩(切片,飯上蒸曬5次,蜜炙),陳皮(去白)2兩,條芩(酒炒)2兩,川續斷(鹽水炒)2兩,杜仲(鹽水炒斷絲)2兩,麥冬(去心)2兩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早砂仁湯送下4錢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葉氏女科》卷二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