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黃半斤(肥嫩者,洗,劈碎),黃雌雞1只(去皮毛腸胃,銼細)。
面目俱青,好向暗處眠臥,不欲見明,手舁衣服,狀如鬼神,望見黃花生者.此名雞黃。
用水1鬥,煮至3升,去滓,1日內徐徐服盡。宜先烙大椎,次烙風府及手心,更灸後心、天窗百壯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六十一。
熟乾地黃(焙)1兩,當歸(切,焙)1兩,人參1兩,白朮1兩,白茯苓(去黑皮)1兩,烏藥(銼)1兩,沉香(銼)1兩,青橘皮(湯浸,去白,焙)1兩,甘草(炙,銼)1兩,桂(去粗皮)1兩。
產後短氣,呼吸促迫。
如麻豆大。
每服5錢匕,水1盞半,加生薑3片,大棗2枚(擘破),同煎至8分,去滓溫服,日3次,不拘時候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六三。
生地黃(肥嫩者)半斤。
產後血暈,心悶氣絕。衄血,吐血,經閉。
上搗取自然汁。每服半盞,煎令沸服之。未效再服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六○。
生乾地黃(焙)1兩,人參1兩,當歸(切焙)1兩,桑寄生1兩,芍藥1兩,赤茯苓(去黑皮)1兩,桔梗(銼,炒)1兩,桂(去粗皮)半兩,鉤藤(銼)半兩,甘草(炙,銼)半兩。
妊娠心腹痛,面青汗出,悶喘無力。
上為粗末。
每股3錢匕,水1盞,加生薑3片,大棗1枚(擘),煎至7分,去滓溫服,日3次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五五。
生乾地黃(焙)5兩,王不留行2兩,牡丹皮2兩,赤芍藥4兩,萆薢4兩,麥門冬(去心,焙)3兩,續斷3兩,牛膝(切,焙)3兩,阿膠(炙燥)3兩,蠐螬(研)5枚。
忽吐血1-2口。
上除蠐螬外,為粗末,以生地黃汁3升,赤馬通汁3升。並蠐螬同煎至3升半,去滓,空心、食前分6次溫服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六十八。
生地3錢,熟地3錢,何首烏(生)3錢,當歸2錢,丹皮1錢5分,黑參1錢5分,白蒺藜(炒去刺)1錢5分,殭蠶(炒)1錢5分,紅花5分,甘草(生)5分。
血風瘡,血燥癢盛不眠。
水煎,早、晚服。
《金鑑》卷七十四。
生地黃半斤(研如水,取汁)。
老人咳嗽煩熱,或唾血氣急,不能食。
煎作膏。
空心漸食之,每日1次。
《養老奉親》。
生地黃汁2盞,當歸(切,焙,搗末)2兩,酒半盞,生薑汁半盞,童便1盞,人參(搗末)1兩。
產後血氣不利,心胸煩悶,脅肋脹滿
上將四汁相和。每服用汁半盞,水半盞,入當歸半錢,人參末半錢,同煎至7分,空心、日午、臨臥溫服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六三。
生地黃汁2合,生麥門冬汁2合,蜜2合,竹瀝1合,石膏2兩半(研),人參1兩半,芎窮1兩半,黃芩(去黑心)1兩半,當歸(切,焙)2兩,桂(去粗皮)2兩,麻黃(去根節)1兩,甘草(炙,銼)1兩半。
精極。臟腑俱損,遍身虛熱,骨節煩疼。
上除地黃、麥門冬、竹瀝、蜜外,併為粗末。
每服5錢匕,水1盞半,煎至1盞,下地黃等汁各半合,再煎1-2沸,去滓,分2次服,空腹、食後各1次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九十二。
生地黃汁2合,蜜2合。
傷寒鼻衄。
上攪勻,頓服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二十九。
生地黃汁半盞,童便半盞。
產後血暈煩悶。
上藥相和,煎7分溫服,相次更煎服之。
〈聖濟總錄》卷一六○。
地黃汁1升,生薑汁1合。
小便出血。骨蒸勞熱,咯血。
上並取自然汁相和,分作3服。每服煎1沸溫服,自早至日中服盡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九十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