甜葶藶散

方出《聖惠》卷六十一,名見《普濟方》卷二八五: 甜葶藶散

配方組成

甜葶藶半兩,木通半兩(銼),川大黃半兩(生,銼),莽草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一切癰疽腫毒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散,以水和如稀膏。

使用方法

塗腫上,幹再塗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方出《聖惠》卷六十一,名見《普濟方》卷二八五。

《聖惠》卷八十三: 甜葶藶散

配方組成

甜葶藶1分(隔紙炒令紫色),桂心半分,貝母1分(煨微黃)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咳嗽喘粗,不得睡臥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半錢,以清粥飲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八十三。

方出《聖惠》卷五十七,名見《普濟方》卷三○六: 甜葶藶散

配方組成

甜葶藶1兩,蛇床子1兩,菟絲子1兩,鹽1兩(一方加麝香)。

功效主治

蠶咬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散。

使用方法

以釅醋調和如膏,塗之,日3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方出《聖惠》卷五十七,名見《普濟方》卷三○六。

《聖惠》卷四十六: 甜葶藶散

配方組成

甜葶藶1兩(隔紙炒令紫色),木通半兩(銼),旋覆花半兩,紫菀半兩(去苗土),大腹皮3分(銼),檳榔半兩,郁李仁1兩(湯浸去皮,微炒),桑根白皮1兩(銼)。

功效主治

咳嗽,面目浮腫,不得安臥,涕唾稠粘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,以水1中盞,入生薑半分,煎至6分,去滓溫服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四十六。

《聖惠》卷三十一: 甜葶藶散

配方組成

甜葶藶2兩(微炒令香),桑根白皮2兩(銼),陳橘皮1兩(湯浸,去白瓤,焙),赤茯苓1兩,枳殼1兩(麩炒令黃,去瓤),紫菀1兩(去苗土)。

功效主治

骨蒸肺痿,咳嗽上氣,不得眠臥,涕唾稠粘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,以水1中盞,入生薑半分,大棗3枚,煎至6分,去滓溫服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三十一。

《普濟方》卷一六三: 甜葶藶散

配方組成

甜葶藶1兩(隔紙炒令紫色),桑白皮1兩(銼)。

功效主治

咳嗽喘息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,水1中盞,入燈心1束,大棗5枚,煎至6分,去滓,食後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一六三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