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雪膏

《醫學正傳》卷五引東垣方: 春雪膏

配方組成

樸消不拘多少。

功效主治

赤眼。

炮製方法

上藥置豆腐上蒸化,待流下,以瓷器盛之。

使用方法

點眼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學正傳》卷五引東垣方。

《普濟方》卷七十五: 春雪膏

配方組成

腦子1錢,蕤仁2錢(去殼),麝香半錢。

功效主治

風赤眼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極細末,用蜜相和。

使用方法

點眼中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七十五。

《得效》卷十五: 春雪膏

配方組成

寒水石5錢,石膏5錢,滑石5錢,赭石5錢,樸消5錢,甘草3錢。

功效主治

熱極壅盛,心熱煩悶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,井水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得效》卷十五。

《普濟方》卷七十三引《衛生家寶》: 春雪膏

配方組成

南硼砂2錢,腦子半錢,蕤仁(去殼)2錢。

功效主治

赤眼,翳膜。

炮製方法

上研細爛,乳汁調成膏。

使用方法

以銅箸點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七十三引《衛生家寶》。

《普濟方》卷七十八: 春雪膏

配方組成

川黃連4兩(洗淨,用水3碗,煎至半碗,去滓,再用水1碗,煎至1盞,2者並作1處,慢火熬1小盞,用瓷器盛,不犯鐵器),豶豬膽1個(取汁),生羌活1兩(洗淨,和皮搗取汁),白砂蜜1斤,麝香半錢,片腦半錢,輕粉半錢(細研),乳香少許(細研)。

功效主治

眼生翳膜上星者。

炮製方法

前4味,濾過熬成膏,再入後4味,攪勻,瓷器盛貯。

使用方法

用時加入撥雲膏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七十八。

《集驗良方》卷四: 春雪膏

配方組成

蕤仁(去心膜油極淨)4兩,冰片1錢,蘆甘石(用黃柏、黃連、梔子煎濃汁,傾銀罐內,將甘石煅紅,入汁內7次)1兩。

功效主治

眼目紅赤羞明,沙澀痛癢。

炮製方法

先將蕤仁研細,再入冰片研之,又入蘆甘石,再研半日,收貯。

使用方法

點眼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集驗良方》卷四。

《惠直堂方》卷四: 春雪膏

配方組成

白膠香(揀淨為末,篩過)1兩,蓖麻子仁(紅殼者佳,搗極爛)49粒。

功效主治

一切腫毒,癧串,無論已破未破。

炮製方法

上2味擦拌勻,入瓷碗內,上蓋1小碗,用麵糊封口,重湯煮3炷香收貯。

使用方法

用時以重湯烊化,烏金紙貼攤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惠直堂方》卷四。

《永樂大典》卷一一四一三引《野夫多效方》: 春雪膏

配方組成

好淨蜜1斤,川黃連4兩(於砂鍋內加甜水3碗,慢火熬至1半,絹濾滓),豬膽3個(取汁),生薑4兩(切細爛研,取汁),輕粉1錢,南硼砂1錢,梅花腦子半錢,麝香半錢,蕤仁10個(去皮淨,缽研如泥用),斑蝥5個,芫青5個,紅娘子5個(肥大者,去頭翅足,焙,研極細)。

功效主治

眼內翳膜遮障,瘀肉攀睛澀痛。

炮製方法

前4味,慢火熬一頓飯久,看稀稠得所,取下火來,候冷,入輕粉、蕤仁等5味研,再入斑蝥、紅娘子等3味,同研千百遍,瓷盒內收。

使用方法

每用竹杖子或骨柱子點粟米大,夜臥用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永樂大典》卷一一四一三引《野夫多效方》。

《普濟方》卷八十六: 春雪膏

配方組成

樸消10斤。

功效主治

眼疾。

炮製方法

上用水1桶,將消攪勻,入鍋內煎,先下蘿蔔1個,同煮熟,又下2個蘿蔔,煮熟為度,同新綿鋪上,在絹羅上濾過,再煎數沸,再濾過瓦盆內,明早去水,已結白牙子,卻收豬膽汁,澆在消上,用豬胞或牛胞盛,札定盒中,21日取出,用生絹袋盛之,當風掛,卻用腦子、麝香入之,隨意研勻,入研器內密封。

使用方法

用燈心蘸藥,點兩眥頭良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八十六。

《醫統》卷二十七: 春雪膏

配方組成

真綠豆粉1斤,真薄荷葉6兩(同豆粉和勻,安於密甑中,上以瓦盆蓋密,勿令洩氣,蒸1時,待冷取下),沉香5錢(另研),白硼砂5錢,冰片5分,砂仁5錢(另研),真柿霜4兩。

功效主治

五膈五噎。

炮製方法

上以瓷瓶收貯窨土地上。

使用方法

不時調白水細呷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統》卷二十七。

《楊氏家藏方》卷十一: 春雪膏

配方組成

蕤仁2錢(去皮,細研),腦子1錢(別研),杏仁14個(去皮尖),樸消(別研)半錢,硼砂(別研)半錢。

功效主治

風毒氣攻衝眼目,翳膜遮障,隱澀難開,或發腫痛,攀睛胬肉。

炮製方法

上將蕤仁、杏仁研細,次入諸藥研勻成膏子。

使用方法

每用1粟米許點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楊氏家藏方》卷十一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