琥珀散

《古今醫鑑》卷八: 琥珀散

配方組成

琥珀2兩,當歸1兩半,蒲黃2兩,生地黃1兩半,瞿麥1兩,血餘4兩(燒灰),梔子1兩,大薊1兩半,小薊1兩半,甘草3錢,酸漿草自然汁5碗。

功效主治

血淋。

炮製方法

上用好酸漿草汁和諸藥曬乾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,空心米飲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古今醫鑑》卷八。

《回春》卷八: 琥珀散

配方組成

滑石1兩,白牽牛(頭末)1兩,斑蝥3錢(去翅足),殭蠶1兩,枳殼5錢,赤芍5錢,柴胡5錢,木通7錢,連翹7錢,琥珀2錢,黃芩1兩,甘草3錢。

功效主治

瘰癧結核。

炮製方法

上銼,作6劑。

使用方法

水煎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回春》卷八。

《玉案》卷五: 琥珀散

配方組成

琥珀5錢,烏藥5錢,蓬術5錢,劉寄奴5錢,白芍5錢,肉桂2錢,丹皮8錢,當歸8錢,生地8錢,玄胡索8錢。

功效主治

月水凝滯,腹脅脹滿疼痛,並血逆攻心眩暈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,空心砂仁湯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玉案》卷五。

《女科百問》捲上: 琥珀散

配方組成

琥珀1兩,豬苓(去皮)1兩,茯苓1兩,澤瀉1兩,滑石1兩,阿膠(炒)3兩,車前子1兩。

功效主治

小便出血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5錢,水2盞,煎至1盞,去滓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女科百問》捲上。

《瘍醫大全》卷十一: 琥珀散

配方組成

蘆甘石(煅)1兩,琥珀(細竹紙包,捶研)2錢,冰片3分。

功效主治

諸般外障,紅赤羞明,風熱火眼,血縷癍瘡翳膜,眼弦爛生眵流淚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極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點眼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瘍醫大全》卷十一。

《婦人良方》卷十八: 琥珀散

配方組成

琥珀1分,硃砂1分,麝香1分,香墨(醋炙)1分,白姜蠶1分,當歸1分,鯉魚鱗(炒焦)半兩,桂心半兩,百草霜半兩,白附子半兩,樑上塵(炒令煙出,篩過)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產後一切危困之疾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,炒生薑、熱酒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婦人良方》卷十八。

《幼科釋迷》卷六: 琥珀散

配方組成

辰砂1錢半,琥珀1錢,牛黃1錢,姜蠶1錢,膽星1錢,白附子1錢,全蠍1錢,代赭石1錢,天麻1錢,枳殼1錢,乳香1錢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急慢驚,涎潮昏冒,目瞪驚搐,內釣腹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次1-2分,白湯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幼科釋迷》卷六。

《名家方選》: 琥珀散

配方組成

琥珀、鱉甲、大黃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經閉血癖,腹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,溫酒送下,1日2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名家方選》。

《接骨圖說》: 琥珀散

配方組成

酒柏20錢,松脂40錢,雞子。

功效主治

手足閃挫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糊調,塗損處,以柳皮或柏皮復藥上,復以綿布卷扎,如此每日1度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接骨圖說》。

《重訂通俗傷寒論》: 琥珀散

配方組成

琥珀末5錢,黑醜(炒香)2兩半,葶藶子(隔紙炒)2兩,豬苓、澤瀉(各炒,取末)1兩半。

功效主治

便閉溺澀之實脹水腫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,五更時用酸糯米泔水、長蔥3根,煎至1碗,取起去蔥,入好酒1杯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重訂通俗傷寒論》。

《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》(瀋陽方): 琥珀散

配方組成

人參2錢,白芍2錢,煅磁石2錢,琥珀2錢,硃砂1錢,遠志肉8分,石菖蒲8分,牛黃4分。

功效主治

怔忡癲癇,心煩口渴,言語失次,哭笑無常,神經錯亂,驚悸失眠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極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5分,薑湯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》(瀋陽方)。

《產寶諸方》: 琥珀散

配方組成

琥珀1兩(真者)。

功效主治

產後諸疾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,以芍藥飲子調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產寶諸方》。

《幼幼新書》卷九引《石壁經》: 琥珀散

配方組成

上色硃砂、珍珠末、芍藥、鉛白霜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三十六種慢驚將發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半錢,薄荷湯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幼幼新書》卷九引《石壁經》。

《醫方類聚》卷一八○引《吳氏集驗方》: 琥珀散

配方組成

北壁背陰土(別研)、真琥珀、凌霄花(去土)、皂角刺(新者,燒灰存性)、瞿麥(洗淨)、海藻葉(洗淨)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瘰癧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,食後米飲調下,1日2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方類聚》卷一八○引《吳氏集驗方》。

《攝生眾妙方》卷五: 琥珀散

配方組成

黑牽牛2兩,檳榔1兩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,空心用砂糖調湯送下。要見蟲積,方飲食為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攝生眾妙方》卷五。

《慎齋遺書》卷九: 琥珀散

配方組成

琥珀3錢,滑石2兩,甘草1錢半,海金砂5錢。

功效主治

瀝精白濁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,燈心湯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慎齋遺書》卷九。

《聖惠》卷三十三: 琥珀散

配方組成

琥珀(細研)1兩,當歸(銼,微炒)1兩,川大黃(銼碎,微炒)1兩,赤芍藥3兩,桃仁(湯浸,去皮尖雙仁,麩炒微黃)3兩,羚羊角屑3兩,突厥白3兩,生乾地黃3兩,藁本3兩。

功效主治

眼撞打著,瞳仁不損,白睛有瘀血不散,疼痛不可忍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,以溫水調下。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三十三。

《聖惠》卷七十九: 琥珀散

配方組成

琥珀1兩,虎杖3分,牛膝1兩(去苗),木香半兩,鱉甲1兩(塗醋,炙令微黃,去裙襴),赤芍藥1兩,柴胡1兩(去苗),赤茯苓3分,桂心半兩,桃仁3分(湯浸,去皮尖雙仁,麩炒微黃),當歸3分(銼,微炒),枳殼3分(麩炒微黃,去瓤)。

功效主治

產後月水不通,脅腹妨悶,四體煩疼,吃食減少,漸覺虛困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注意事項

忌生冷、油膩、莧菜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,以水1中盞,入生薑半分,煎至6分,去滓,每於食前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七十九。

《聖惠》卷七十八: 琥珀散

配方組成

琥珀1兩,茯神1兩,遠志3分(去心),人參1兩(去蘆頭),熟乾地黃1兩,甘草3分(炙微赤,銼),鐵粉2兩。

功效主治

產後心虛不足,驚悸,言語不定,錯亂,眠臥不安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錢,煎金銀湯調下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七十八。

《聖惠》卷七十二: 琥珀散

配方組成

琥珀1兩,石韋(去毛)1兩,滑石1兩,葵子1兩,瞿麥1兩,當歸(銼,微炒)半兩,赤芍藥半兩,木香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婦人勞淋、氣淋,小便澀,小腹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,食前以蔥白湯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七十二。

《聖惠》卷七十二: 琥珀散

配方組成

琥珀1兩(細研),芫花3分(醋拌,炒令幹),黃柏3分(微炙,銼),當歸3分(銼,微炒),乾漆1兩(搗碎,炒令煙出),桂心3分,川大黃1兩(銼,微炒)。

功效主治

婦人月水不通,積成癥塊,四肢羸瘦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錢,食前以熱酒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七十二。

《聖惠》卷七十二: 琥珀散

配方組成

琥珀3分,芫花1分(醋浸,炒令幹),牛膝3分(去苗),當歸3分(銼,微炒),赤芍藥3分,沒藥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婦人月水每來心間刺痛,腹內(疒丂)結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錢,食前以溫酒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七十二。

《聖惠》卷七十二: 琥珀散

配方組成

琥珀1兩,土瓜根1兩,當歸1兩(銼,微炒),藕根1兩,薑黃1兩,白朮半兩,桂心半兩,生乾地黃3分,赤芍藥3分,牛膝3分(去苗),凌霄花3分,菴(艹閭)子3分,川大黃1兩(銼,微炒)。

功效主治

婦人月水不利,攻臍腹疼痛,口乾不食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,以水1中盞,煎至5分,去滓,食前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七十二。

《聖惠》卷七十二: 琥珀散

配方組成

琥珀3分(細研),牛膝1兩(去苗),當歸1兩(銼,微炒),延胡索3分,桃仁3分(湯浸,去皮尖雙仁,麩炒微黃),芎半兩,赤芍藥半兩,桂心半兩,川大黃3分(銼,微炒),牡丹半兩,水蛭1分(炒微黃)。

功效主治

婦人月水不通,臍下(疒丂)痛,腹脅妨悶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,以水1中盞,入生薑半分,煎至5分,去滓,食前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七十二。

《聖惠》卷七十一: 琥珀散

配方組成

琥珀1兩(細研),麒麟竭半兩,沒藥半兩,木香半兩,桂心半兩,延胡索1兩,當歸1兩(銼,微炒),牡丹1兩,蕓薹子半兩,麝香1錢(細研),吳茱萸半兩(湯浸7遍,焙乾,微炒),青橘皮半兩(湯浸,去白瓤,焙)。

功效主治

婦人血氣上攻,心腹疼痛,經絡不利,黃瘦虛羸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散,入麝香,研令勻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,食前以熱酒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七十一。

《聖惠》卷七十一: 琥珀散

配方組成

琥珀1兩(細研),沒藥1兩,當歸1兩(銼,微炒),赤芍藥1兩,牡丹1兩,延胡索1兩,蒲黃1兩,蓬莪術1兩,桂心1兩。

功效主治

婦人血氣攻心腹,煩躁悶亂,疼痛不止。產後惡露不行,兒枕塊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錢,以溫酒調下。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七十一。

《聖惠》卷七十一: 琥珀散

配方組成

琥珀1兩,牛膝1兩(去苗),當歸1兩,凌霄花1兩,赤芍藥1兩,沒藥1兩,地龍半兩(微炒),麝香1分(細研入),桃仁1兩半(湯浸,去皮尖雙仁,麩炒微黃),水蛭1兩(炒令黃焦)。

功效主治

婦人血風攻注,腰腳疼痛,經絡滯澀,四肢煩疼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,食前以溫酒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七十一。

《聖惠》卷七十九: 琥珀散

配方組成

琥珀1兩,蒲黃1兩,劉寄奴1兩,赤芍藥1兩,蓮子心半兩,鬼箭羽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產後惡血不下,心膈煩悶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,以豆淋酒調下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七十九。

《雲歧子保命集》卷下: 琥珀散

配方組成

赤芍藥、香附子、枯荷葉、男子發(皂莢水洗)、當歸、棕櫚(炒焦存性)、烏紗帽(是漆紗頭巾,取陽氣上衝故也)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崩暴下血。

炮製方法

上除棕櫚外,其餘並切粗片,新瓦上煅成黑炭存性3分,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5錢,空心童便調下,如人行10裡再1服,7-8服即止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雲歧子保命集》卷下。

《聖惠》卷七十九: 琥珀散

配方組成

琥珀1兩,桂心半兩,牛膝1兩(去苗),赤芍藥半兩,桃仁半兩(湯浸,去皮尖雙仁,麩炒微黃),當歸1兩(銼,微炒),生乾地黃1兩。

功效主治

產後經絡不調,四肢煩疼,飲食全少,日漸羸瘦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,以水1中盞,入生薑半分,煎至6分,去滓溫服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七十九。

《醫統》卷七十一引《經驗良方》: 琥珀散

配方組成

琥珀、人參。

功效主治

老人、虛人小便不通淋澀。

炮製方法

上將琥珀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錢,空心以人參煎湯調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統》卷七十一引《經驗良方》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四三: 琥珀散

配方組成

琥珀屑(研)1兩,鹿角霜1兩,赤小豆1兩,槐花1兩,枳殼(去瓤,麩炒)1兩,白芷1兩。

功效主治

腸風及一切血痢,脾毒髒毒,下血不止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匕,空心、食前以米飲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四三。

《本事》卷十: 琥珀散

配方組成

荊三稜1兩,蓬莪術1兩,赤芍藥1兩,劉寄奴1兩,牡丹皮1兩,官桂1兩,熟乾地黃1兩,菊花1兩,真蒲黃1兩,當歸(幹稱)1兩(細銼)(1方不用菊花、蒲黃,用烏藥、延胡索)。

功效主治

婦人月經壅滯,每發心腹臍(疒丂)痛不可忍;產後惡露不快,血上搶心,迷悶不省,氣絕欲死。臂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前5味用烏豆1升,生薑半斤(切片),米醋4升,同煮豆爛為度,焙乾,入後5味,同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,空心、食前溫酒調下。若是尋常血氣痛,只1服;產後血衝心,2服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本事》卷十。

《朱氏集驗方》卷六: 琥珀散

配方組成

琥珀(研如粉)不拘多少。

功效主治

老人小便純血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,煎燈心湯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朱氏集驗方》卷六。

《幼幼新書》卷八引《譚氏殊聖方》: 琥珀散

配方組成

琥珀末1分,珍珠末1分,硃砂半分,鉛白霜半分,紅芍藥1分半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多睡,不吃乳食,四肢無力。天釣,驚風發搐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字,煎金銀薄荷湯調下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幼幼新書》卷八引《譚氏殊聖方》。

《醫方類聚》卷二三八引《施園端效方》: 琥珀散

配方組成

當歸(焙)1兩,川芎1兩,廣荗(煨)1兩,赤芍藥2兩,陳皮半兩,乾薑(炮)。

功效主治

產後血氣不和,臍腹塊硬疼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,酒、水各半盞,同煎至6分,和滓食前服,1日2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方類聚》卷二三八引《施園端效方》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五一: 琥珀散

配方組成

琥珀3分(研),延胡索1兩,牡丹皮1兩,土瓜根1兩,沒藥半兩,當歸(洗,焙)半兩,牛膝(去苗,酒浸,切,焙)半兩,木香1兩半。

功效主治

室女月水不調,心腹(疒丂)痛,或血冷凝結成片,斷續不定,不思飲食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匕,食前米飲調下,溫酒亦得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五一。

《陳素庵婦科補解》卷五: 琥珀散

配方組成

歸須、天蟲、百草霜、荊芥、硃砂、陳皮、甘草、人參、黃耆、川芎、琥珀(研極細,臨服調入)、牡蠣、伏龍肝。

功效主治

產後氣消血敗,營衛不和,散於諸經,不能自還,令口鼻黑氣起及鼻衄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陳素庵婦科補解》卷五。

《雜病源流犀燭》卷七: 琥珀散

配方組成

琥珀、人參、茯神、遠志、菖蒲、乳香、棗仁、硃砂(為衣)。

功效主治

癲疾。

使用方法

先進控涎丹以湧去痰涎,次進本方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雜病源流犀燭》卷七。

《普濟方》卷二一四: 琥珀散

配方組成

真琥珀、薄荷、生薑、生地黃、車前子、藕節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五淋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取汁調服。1服愈,甚者再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二一四。

《袖珍》卷四: 琥珀散

配方組成

烏藥2兩,當歸1兩,蓬莪術1兩。

功效主治

婦人心膈迷悶,腹髒撮痛,氣急氣悶,月信不通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注意事項

大忌生冷、油膩等物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,溫酒調下。服後以食壓之。若產後諸疾,用炒姜、酒調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袖珍》卷四。

《玉機微義》卷十五: 琥珀散

配方組成

白茯苓、黃芩、茵陳、紫草、瞿麥、茅根、石韋、烏藥、琥珀、連翹、車前子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諸般瘡癤,表裡有熱,小便赤澀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極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-3錢,用燈心湯調下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玉機微義》卷十五。

《活人心統》卷下: 琥珀散

配方組成

滑石(飛過)1兩,甘草梢6分,琥珀1錢。

功效主治

血淋澀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,空心以湯調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活人心統》卷下。

《聖惠》卷七十九: 琥珀散

配方組成

琥珀半兩(細研),硫黃半兩(細研),硇砂1兩,沒藥半兩,麒麟竭半兩,斑蝥1分(炒熟,去翅足),水蛭半兩(炒令黃),桂心1兩,乾漆半兩(搗碎,炒令煙出),海馬子9枚,當歸1兩(銼,微炒),虻蟲1分(去翅足,微炒),芫花1兩(以醋拌過,炒令幹),麟香1分(研入)。

功效主治

產後,臟腑夙有風冷,惡血下少,結積成血瘕,致月水不利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錢,以酒半盞,童便半盞,桃仁7枚(去皮尖,研),同煎1-2沸,每日空心服。當下惡滯物,以愈為度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七十九。

《聖惠》卷八十: 琥珀散

配方組成

琥珀半兩,沒藥半兩,當歸(銼,微炒)半兩,紅藍花半兩,牛李子半兩,蒲黃半兩,薑黃半兩,赤芍藥半兩,芫花(醋拌,炒令幹)半兩,桂心半兩,益母草3分,延胡索3分。

功效主治

產後惡血不散,(疒丂)刺腹脅疼痛,心膈煩躁,虛氣上衝,眼見黑花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錢,以熱酒調下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八十。

《博濟》卷四: 琥珀散

配方組成

當歸(微炒)1兩,川芎1兩,赤芍2兩,莪術1兩(煨)。

功效主治

產前產後血氣不和,及一切疾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,空心溫酒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博濟》卷四。

《千金》卷二十: 琥珀散

配方組成

琥珀(研)1升,松子3升,柏子3升,荏子3升,蕪菁子1升,胡麻子1升,車前子1升,蛇床子1升,菟絲子1升,枸杞子1升,菴(艹閭)子1升,麥門冬1升,橘皮4兩,松脂4兩,牡蠣4兩,肉蓯蓉4兩,桂心3兩,石韋3兩,石斛3兩,滑石3兩,茯苓3兩,芎3兩,人參3兩,杜蘅3兩,續斷3兩,遠志3兩,當歸3兩,牛膝3兩,牡丹3兩,通草14分。

功效主治

虛勞百病,陰痿,精清力不足,大小便不利如淋狀,腦門受寒,氣結在關元,強行陰陽,精少餘瀝,腰脊痛,四肢重,咽乾口燥,食無常味,乏氣力,遠視(目荒)(目荒),驚悸不安,五臟虛勞,上氣滿悶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盛以韋囊。

使用方法

食前服方寸匕,日3夜1,用牛羊乳汁煎令熟,長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千金》卷二十。

《傳信適用方》卷四: 琥珀散

配方組成

琥珀半兩(不見火),南木香半兩(紙裹煨熟),血竭半兩(不見火),延胡索半兩,川當歸1兩,川芎半兩(不見火),肉桂半兩(不見火),赤芍藥半兩,荊芥穗半兩,枳殼1兩(溫湯浸,去瓤,麥麩炒黃色),生地黃2兩(用生薑1兩切,同炒黃幹)。

功效主治

婦人經寒月閉,湛濁無時,血滯四肢,時或結痛,子宮久冷,諸虛不足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,用溫麝香紅酒調下,空心、日午各1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傳信適用方》卷四。

《聖惠》卷三十三: 琥珀散

配方組成

琥珀半兩,珍珠1兩,珊瑚1分,貝齒1分(燒灰),馬珂1分,硃砂1分,蕤仁1分(湯浸,去赤皮),決明子1分,龍腦1分,雲石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眼生翳障,粘睛牢固,經年不愈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極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以銅箸取少許點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三十三。

《永樂大典》卷九七八引《全嬰方》: 琥珀散

配方組成

辰砂1錢半,琥珀1錢,牛黃1錢,殭蠶(炒,去絲、嘴)1錢,南星(水浸,夏3日,春秋5日,冬7日,牛膽中制尤佳)1錢,全蠍(去毒)1錢,白附子1錢,代赭石1錢,天麻1錢,乳香1錢,蟬蛻1錢,麝香半錢,腦子1字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急慢驚風,涎潮昏冒,目瞪搐搦,驚吊腹疼,及瘡痘,小兒驚哭,眠臥不安,驚癇時復發作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3歲半字,薄荷湯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永樂大典》卷九七八引《全嬰方》。

《聖惠》卷三十三: 琥珀散

配方組成

琥珀半兩,珍珠末1兩,珊瑚半兩,硃砂半兩,硇砂半兩(白者),馬牙消半兩,烏賊魚骨半兩(先於粗石磨去其澀,用好者1錢)。

功效主治

眼積年瘀肉翳障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極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日3-5次點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三十三。

《聖惠》卷六十九: 琥珀散

配方組成

琥珀3分(細研),桂心1兩,當歸3分(銼,微炒),牛膝3分(去苗),沒藥半兩,麒麟竭半兩,乾漆半兩(搗碎,炒令煙出),延胡索半兩,防風半兩(去蘆頭),羌活3分,羚羊角屑半兩,川大黃3分(銼碎,微炒)。

功效主治

婦人血風走疰,疼痛,來往發歇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錢,溫酒調下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六十九。

《雞峰》卷十: 琥珀散

配方組成

淋石2分,琥珀半兩,當歸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小便澀痛。石淋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匕,米飲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雞峰》卷十。

《宣明論》卷十五: 琥珀散

配方組成

滑石2兩,木通1兩,當歸1兩,木香1兩,鬱金1兩,萹竹1兩,琥珀2兩。

功效主治

五淋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-5錢,食後用蘆葦葉同煎,1日3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宣明論》卷十五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六一: 琥珀散

配方組成

琥珀(細研如粉)半兩,鯉魚皮(燒灰)半兩,赤芍藥半兩,薑黃半兩,蒲黃半兩,牡丹(去心)半兩,當歸(微炙)半兩,大黃(銼碎,微炒)半兩,桂(去粗皮)半兩,蓬莪術(煨熟)半兩,牛膝(去苗,酒浸,切,焙)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產後血塊攻刺,臍脅疼痛,或衝心煩悶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錢匕,空心、夜臥溫酒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六一。

《御藥院方》卷八: 琥珀散

配方組成

琥珀(研)1兩,海金砂(研)1兩,沒藥1兩,蒲黃(研)1兩。

功效主治

五淋澀痛,小便有膿血出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,食前濃煎萱草根湯調下,1日2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御藥院方》卷八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五三: 琥珀散

配方組成

琥珀半兩(細研),沒藥半兩(細研),生地黃汁半升。

功效主治

婦人經絡痞澀,腹內有瘀血,疼痛不可忍。

炮製方法

上除地黃汁外,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匕,水、酒各半盞,煎至7分,入地黃汁2合,再煎數沸,去滓溫服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五三。

《女科指掌》卷五: 琥珀散

配方組成

琥珀、花蕊石、鬱金、硃砂。

功效主治

產後目閉,因瘀血壅滯經絡,關竅不通者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極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錢,以童便、酒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女科指掌》卷五。

《聖惠》卷七十八: 琥珀散

配方組成

琥珀1兩(細研),茯神1兩,遠志(去心)半兩,菖蒲半兩,黃耆(銼)半兩,羚羊角屑半兩,防風(去蘆頭)半兩,麥門冬(去心,焙)半兩,芎半兩,獨活半兩,人參(去蘆頭)半兩,桑寄生半兩,赤芍藥半兩,甘草1分(炙微赤,銼)。

功效主治

產後中風恍惚,語澀,心神煩悶,四肢不利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,以水1中盞,煎至6分,去滓溫服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七十八。

《鬼遺》卷二: 琥珀散

配方組成

琥珀隨多少。

功效主治

金瘡,弓弩所中,悶絕無所識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以童便服之。不過3服便愈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鬼遺》卷二。

《聖惠》卷七十: 琥珀散

配方組成

琥珀3分(細研),白朮3分,當歸3分(銼碎,微炒),柴胡1兩(去苗),延胡索半兩,紅花子半兩,牡丹半兩,木香半兩,桂心半兩,桃仁3分(湯浸,去皮尖雙仁,麩炒黃),鱉甲1兩(塗醋,炙令黃,去裙襴),赤芍藥2分。

功效主治

婦人血風勞氣,腑腹疼痛,經脈不調,漸加羸瘦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4錢,以水1中盞,入生薑半分,煎至6分,去滓,每於食前稍熱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七十。

《聖惠》卷八十一: 琥珀散

配方組成

琥珀半兩,當歸3分(銼,微炒),沒藥半兩,青橘皮半兩(湯浸,去白瓤,焙),赤芍藥半兩,木香半兩,桂心半兩,香附子1兩。

功效主治

產後惡血不盡,結聚,小腹疼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錢,以豆淋酒調下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八十一。

《聖惠》卷八十: 琥珀散

配方組成

琥珀3分,虎杖1兩,赤芍藥1兩,桂心半兩,土瓜根1兩,川大黃1兩,當歸半兩(銼,微炒),紅藍花3分。

功效主治

產後惡露不盡,心神煩熱,四肢疼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,以水1中盞,入生薑半分,煎至6分,去滓溫服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八十。

《聖惠》卷八十: 琥珀散

配方組成

琥珀半兩,芫花1兩(醋拌,炒令幹),虻蟲半兩(微炒,去翅足),水蛭半兩(微炒),麒麟竭半兩,沒藥1兩,乾薑半兩(炮裂,銼)。

功效主治

產後惡血不下,疼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,以酒1小盞,醋半盞相和,煎1-2沸調下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八十。

《聖惠》卷八十: 琥珀散

配方組成

琥珀1兩(細研),人參3分(去蘆頭),遠志3分(去心),茯神3分,生乾地黃3分,阿膠3分(搗碎,炒令黃燥),鐵粉1兩,硃砂半兩(細研),甘草1分(炙微赤,銼),麝香1分(細研)。

功效主治

產後血邪攻心,迷悶,言語錯亂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錢,以金銀湯調下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八十。

方出《證類本草》卷十二引《海藥本草》,名見《本草綱目》卷三十七: 琥珀散

配方組成

琥珀1兩,鱉甲1兩,京三稜1兩,延胡索半兩,沒藥半兩,大黃6銖。

功效主治

產後血暈悶絕,兒枕痛等。

炮製方法

熬搗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匕,空心酒調服,日再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方出《證類本草》卷十二引《海藥本草》,名見《本草綱目》卷三十七。

《聖惠》卷六十七: 琥珀散

配方組成

琥珀1兩,生玳瑁1兩,當歸1兩(銼,微炒),蒲黃1兩,生乾地黃1兩,京三稜1兩(煨,銼)。

功效主治

一切傷折,惡血不散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,以溫酒調下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六十七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