黑鉛1斤。
痰火噎膈,咳嗽。
上烊成1薄餅,中穿1洞,以繩系之,將好米醋半甕,即以鉛餅懸掛甕中,離醋約1寸許,甕口用皮紙箬子紮緊,再以磚石壓之,勿使洩氣,放屋下陰處,待數日取起,鉛餅上有白霜拭下,每鉛1斤,取白霜2兩為止。
噎膈,每服5分;痰火咳嗽,每服3分,噙口內,以白湯送下。
《種福堂方》卷二。
金50兩,寒水石6斤(研如粉),磁石3斤(碎),石膏5斤(碎),升麻1斤,玄參1斤,羚羊角8兩,犀角4兩,青木香4兩,沉香5兩,樸消末6升,芒消6升,麝香當門子1兩(後入)。
諸熱、風熱、氣熱、瘴熱、癃,惡瘡毒,內入攻心熱悶;服諸石藥發動、天行時氣、溫疫,熱入髒俯,變成黃疸;蛇螫虎齧、狐狼毒所咬,毒氣入腹內攻,心熱;小兒熱病,毒風腳氣,熱悶赤熱腫、身上熱瘡;卒熱淋,大小便不通,原有患熱者。
金、寒水石、磁石、石膏4味以兩斛水煮取6鬥,澄清;升麻、玄參、羚羊角、犀角、青木香、沉香6味切,納上汁中,煮取2鬥,澄清;朴硝末、芒消、麝香3味、納前汁中漬1宿,澄取清,銅器中微微火煎取1鬥2升,以匙抄看,凝即成,下,經1宿當凝為雪,色黑耳。若猶溼者,安布上曬乾,其下水更煎,水凝即可停之如初,閉密器貯之。
此藥無毒,心熱須利病出,用水3-4合和1小兩,攪令消服之,炊久當利,兩行即愈;小兒熱病服棗許大;毒風腳氣、熱悶赤熱腫,身上熱瘡,水漬少許,綿貼取點上,即愈,頻與2服。病膈上熱,食後服;膈下熱,空腹服之。卒熱淋,大小便不通,服1兩。
《千金翼》卷十八。
薄荷梗(燒存性)4兩,硼砂2錢,盆消2錢,膽礬2錢。
喉痺。
上為末,以油2-3點入水上。
調點患處。
《袖珍》卷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