菟絲子(酒浸通軟,乘溼研,焙乾,別取末)10兩,白茯苓3兩,幹蓮肉3兩,五味子(酒浸,別為末)7兩。
消渴、遺精、白濁,腎水枯竭,心火上炎,津液不生,消渴諸證;腎氣虛損,目眩耳鳴,四肢倦怠,遺精尿血,心腹脹滿,腳膝痠痿,股內溼癢,小便滑數,水道澀痛,時有遺瀝等證;下焦虛而不能攝水,以致小便多而有降無升。
上為末,別碾幹山藥末6兩,將所浸酒餘者,添酒煮糊,搜和得所,搗數千杵,丸如梧桐子大。
須是戒酒,併火上炙餺之物。
每服50丸,空心、食前米湯送下。
《三因》卷十。
玄參(酒洗)5兩,菟絲子(水淘淨,酒煮,研爛為末)。
上為末,俱不犯鐵器,黑砂糖為丸,如彈子大。
每日與兒服3丸,砂糖湯送下。
《赤水玄珠》卷二十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