瀉溼湯

《審視瑤函》卷四: 瀉溼湯

配方組成

車前子1錢,黃芩1錢,木通1錢,陳皮1錢,淡竹葉20片,茯苓8分,枳殼8分,梔仁(炒黑)8分,荊芥穗8分,蒼朮8分,甘草3分。

功效主治

目小眥漏,時流血水,其色鮮紅,乃病由心絡而來,下焦火橫行之疾。

炮製方法

上銼1劑。

使用方法

白水2鍾,煎至8分,去滓熱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審視瑤函》卷四。

《玉案》卷三: 瀉溼湯

配方組成

黃柏1錢5分,黃連8分,豬苓8分,澤瀉8分,青皮1錢,茵陳1錢,山梔1錢,龍膽草1錢。

功效主治

酒疸作渴者。

使用方法

水煎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玉案》卷三。

方出《丹溪心法》卷二,名見《東醫寶鑑·內景篇》卷四: 瀉溼湯

配方組成

炒白朮3兩,炒芍藥2兩,炒陳皮兩半,防風1兩,升麻6錢。

功效主治

痛洩。

炮製方法

上銼。

使用方法

分8帖,水煎或為丸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方出《丹溪心法》卷二,名見《東醫寶鑑·內景篇》卷四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