澤漆湯

《聖濟總錄》卷五十四: 澤漆湯

配方組成

澤漆半兩,防己半兩,甜葶藶(紙上炒)半兩,郁李仁(湯浸,去皮,炒)半兩,百合1兩,陳橘皮(湯浸,去白,焙)1兩,桑根白皮(銼)1兩,木通(銼)1兩,赤茯苓(去黑皮)1兩。

功效主治

三焦不調,上乘於肺,時發喘咳,身體浮腫,坐臥不安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匕,水1盞,加大棗2枚(擘破),同煎至7分,去滓溫服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五十四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七十八: 澤漆湯

配方組成

澤漆葉(微炒)5兩,桑根白皮(炙令黃色,銼)3兩,郁李仁(湯浸,去皮尖,炒熟)3兩,杏仁(湯浸,去皮尖雙仁者,炒香)1兩半,人參1兩半,白朮(銼,炒)1兩,陳橘皮(湯浸,去白,焙乾)1兩。

功效主治

水腫盛滿,或痢後腫滿,氣急喘嗽,小便澀赤如血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5錢匕,水1盞,加生薑3片,煎取8分,去滓溫服,後半時辰再服。取下黃水數升,或小便利為度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七十八。

《外臺》卷二十引《古今錄驗》: 澤漆湯

配方組成

澤漆2兩(炙),知母2兩,海藻2兩,茯苓2兩,丹參3兩,秦艽2兩,木防己2兩,豬苓2兩(去皮),大黃3兩,通草2兩,青木香2兩。

功效主治

寒熱當風,飲多暴腫,身如吹,脈浮數。

炮製方法

上切。

注意事項

忌酢物。

使用方法

以水9升,煮取3升,分3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外臺》卷二十引《古今錄驗》。

《金匱》捲上: 澤漆湯

配方組成

半夏半升,紫參5兩(一作紫菀),澤漆3斤(以東流水5鬥,煮取1鬥5升),生薑5兩,白前5兩,甘草3兩,黃芩3兩,人參3兩,桂枝3兩。

功效主治

水飲內結,咳喘浮腫,胸脅痛,脈沉。

使用方法

上(口父)咀。內澤漆葉中,煮取5升,溫服5合,至夜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金匱》捲上。

《千金》卷二十一: 澤漆湯

配方組成

澤漆根10兩,鯉魚5斤(若無鯉魚鮦魚亦可用),赤小豆2升,生薑8兩,茯苓3兩,人參2兩,麥門冬2兩,甘草2兩。

功效主治

水氣,通身洪腫,四肢無力,或從消渴,或從黃疸支飲,內虛不足,營衛不通,氣不消化,實面板中,喘息不安,腹中響響脹滿,眼不得視。

使用方法

上(口父)咀。以水1鬥7升,先煮魚及豆,減7升,去之,納藥煮取4升半,每服3合,1日3次;人弱服2合,再服氣下喘止,可至4合。晬時小便利,腫氣減,或小溏下。若小便大利,還從1合,始大利便止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千金》卷二十一。

《三因》卷十四: 澤漆湯

配方組成

澤漆(洗去腥)5兩,桑白皮6兩(炙),射干(泔浸)4兩,黃芩4兩,茯苓4兩,白朮4兩,澤瀉2兩,防己2兩。

功效主治

石水,四肢瘦,腹腫,不喘,其脈沉。

使用方法

上(口父)咀。每服5錢,水3盞,烏豆1合,煎2盞,納藥,同煎7分,去滓,空腹溫服,1日3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三因》卷十四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