潤腸湯

《玉案》卷五: 潤腸湯

配方組成

當歸1錢2分,桃仁1錢2分,棗仁1錢2分,生地1錢2分,杏仁1錢2分,青皮。

功效主治

產後大腸枯燥,大便不通。

使用方法

水煎,臨服加生蜜5錢調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玉案》卷五。

《古今醫鑑》卷八: 潤腸湯

配方組成

蜂蜜1兩,香油5錢,樸消1撮。

功效主治

虛人、老人大便秘結。

使用方法

上合1處,水1鍾,煎數沸,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古今醫鑑》卷八。

《回春》卷四: 潤腸湯

配方組成

當歸、熟地、生地、麻仁(去殼)、桃仁(去皮)、杏仁(去皮)、枳殼、厚朴(去粗皮)、黃芩、大黃各等分,甘草減半。

功效主治

大便閉結不通,為實熱燥閉者。

炮製方法

上銼1劑。

注意事項

切忌辛熱之藥。

使用方法

水煎,空心熱服。大便通即止藥,不能多服,如修合潤腸丸,將藥加減各為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服50丸,空心白湯吞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回春》卷四。

《楊氏家藏方》卷四: 潤腸湯

配方組成

麻子仁1錢半(細研,用水浸,濾去皮,取濃汁),脂麻半盞(微炒,研,用水浸,取濃汁),桃仁(湯浸,去皮尖,麩炒黃熟,研如泥)1兩,荊芥穗(搗末)1兩。

功效主治

大便秘澀,連日不通。

使用方法

上煎數沸,入鹽少許,如煎茶,不得煎過。食前恣意飲之。以利為度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楊氏家藏方》卷四。

《玉案》卷五: 潤腸湯

配方組成

當歸3錢,知母1錢5分,麥門冬1錢5分,桃仁1錢5分,麻仁1錢5分,蘇子1錢5分,生地1錢5分。

功效主治

血枯糞結。

使用方法

水煎,食前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玉案》卷五。

《片玉痘疹》卷十二: 潤腸湯

配方組成

甘草、歸尾、生地黃、火麻仁、桃仁。

功效主治

痘疹收靨後血枯不能潤腸,大便秘結者。

使用方法

研泥,水煎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片玉痘疹》卷十二。

《蘭室秘藏》卷下: 潤腸湯

配方組成

生地黃1錢,生甘草1錢,大黃(煨)1錢,熟地黃1錢,當歸稍1錢,升麻1錢,桃仁1錢,麻仁1錢,紅花3分。

功效主治

大腸結燥不通。

使用方法

上(口父)咀。水2盞,煎至1盞,去滓。食遠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蘭室秘藏》卷下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