酒炒錦紋1兩,制半夏1錢2分5厘,前胡1錢2分5厘,山楂肉1錢2分5厘,天花粉1錢2分5厘,白朮1錢2分5厘,廣陳皮1錢2分5厘,枳實1錢2分5厘,檳榔1錢2分5厘。
溼熱食積,胸滿不食,腹痛便閉,及夏秋赤白痢。
每藥須曬乾為末,薑汁打神曲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每服2-3錢。
《溼溫時疫治療法》。
大黃3兩,前胡1兩半,枳實1兩半(炒),杏仁2兩,牙皂1兩半,花粉3兩,檳榔1兩,楂肉3兩(炒),橘紅1兩半,半夏1兩半(制)。
實痞喘嗽,大便閉結,脈沉者。
上為末,水泛為丸。
每服2-3錢,空心白滾湯化下。
《醫略六書》卷十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