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龍骨丸

《醫統》卷八十七: 白龍骨丸

配方組成

白龍骨、牡蠣(大白者,火煅赤)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小便白濁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酒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5-20丸,赤茯苓湯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統》卷八十七。

《普濟方》卷二○一: 白龍骨丸

配方組成

白龍骨、白善、白石膏、白礬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吐瀉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滴水為丸,如梧桐子大,入乾鍋,火煅紅為度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5-10丸,米飲湯送下。石膏是軟者,北人謂之寒水石,故可煅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二○一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九十一: 白龍骨丸

配方組成

白龍骨1兩,韭子(炒)半兩,補骨脂(炒)1兩,肉蓯蓉(酒浸,切、焙)1兩,菟絲子(酒浸,別搗)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虛勞,元氣虛弱,精滑不禁,腰脊疼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酒煮麵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0-30丸,空心、食前溫酒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九十一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