消氣散

《石室秘錄》卷六: 消氣散

配方組成

白朮1兩,薏仁1兩,茯苓1兩,人參1錢,甘草1分,枳殼5分,山藥5錢,肉桂1分,車前子1錢,蘿蔔子1錢,神曲1錢。

功效主治

氣臌。乃氣虛作腫,似水臌而非水臌也。其症一如水臌之狀,但按之皮肉不如泥耳。必先從腳面腫起,後漸漸腫至上身,甚則頭面皆腫者。

注意事項

必禁食鹽3月,後可漸漸少用矣。即秋石亦不可用,必須3月後可用之。

使用方法

水煎服。日服1劑,初服覺有微礙,久則日覺有效,10劑便覺氣漸舒,20劑而全消,30劑而全愈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石室秘錄》卷六。

《簡易方》引《葉氏錄驗方》(見《醫方大成》卷三): 消氣散

配方組成

沉香半兩,木香半兩,人參半兩,半夏(湯洗7次)半兩,青皮(去白、炒)半兩,桔梗(炒)半兩,陳皮(去白,炒)1兩,白茯苓(去皮)3兩,草果仁(炒)3兩,大腹皮(洗,焙)3兩,紫蘇(連梗)3兩,木通3兩。

功效主治

血氣凝滯,心脾不和,腹急中滿,四肢浮腫,飲食無味,小便不清。

使用方法

上(口父)咀。每服3錢,水1盞,加生薑4片,大棗1枚,煎,空心熱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簡易方》引《葉氏錄驗方》(見《醫方大成》卷三)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