消毒膏

《御藥院方》卷十: 消毒膏

配方組成

玄參2錢半,藁本1錢半,牛膝1錢半,續斷1錢半,羌活2錢,葛根2錢半,柴胡(去苗)1錢,木鱉子(去皮)3錢,沉香3錢半,木香2錢半,當歸(洗,焙)2錢半,升麻2錢半,赤芍藥半錢,丹參1錢半,何首烏2錢,牡丹皮1錢半,芝麻2錢,槐白皮2錢半,甘草2錢半,白蘞2錢半,川芎2錢半,桃仁(湯浸,去皮尖)2錢半,杏仁(湯浸,去皮尖)2錢半,白附子2錢半,木通2錢半,赤茯苓2錢半,亂髮(用水濯洗淨,令幹)2錢半,細辛1錢半,白芷3錢,防風半兩,黃耆半兩,蒼朮(去皮)1錢半,白及4錢,上好黃丹13兩,臘日澄清芝麻油1斤4兩。

功效主治

一切腫毒,結硬疼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同亂髮一處,用油浸7日7夜,於淨石鍋或銀器中以慢火煎,候白芷焦黃色放溫,以白棉濾去滓,於瓷罐子內密封3日3宿夜,候取出傾於鍋內,慢火輕溫,再濾去滓,傾在上好瓷碗中,用慢火再熬動,次下黃臘15兩,用竹蓖子不住手攪令勻,次下黃丹,再攪令勻,以慢火再熬動,抬下攪令勻,續次再上火,3日方欲膏成,於瓷盒子內密封。

使用方法

每用時,用軟白絹攤藥勻,貼於患處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御藥院方》卷十。

《魏氏家藏方》卷十: 消毒膏

配方組成

天南星。

功效主治

婦人乳赤腫,欲作癰者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生薑自然汁調塗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魏氏家藏方》卷十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十: 消毒膏

配方組成

馬牙消1兩(燒赤,研),烏頭(大者2枚,燒存性,研)3分。

功效主治

風毒走注疼痛,筋脈攣急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用3錢匕,以白麵3錢匕,加生薑汁1盞,同熬成膏,攤於帛子上熱貼,每日換2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十。

《普濟方》卷五十四: 消毒膏

配方組成

防風3錢,大黃3錢,梔子仁3錢,黃芩3錢,黃連(另為末)3錢,杏仁3錢,石菖蒲3錢,當歸3錢,白芷3錢,腦麝1錢(另研)。

功效主治

諸般耳疾,疼痛不可忍者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末,用好豬脂1斤,切碎,煉去滓,取淨油,同前藥慢火煎,候白芷黃色為度。去滓淨,再下黃連、腦、麝末,攪勻,密器收貯。

使用方法

每用少許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五十四。

《外科精義》卷下: 消毒膏

配方組成

當歸5錢,黃耆5錢,川芎5錢,杏仁5錢,白芷5錢,白蘞5錢,零陵香5錢,槐白皮5錢,柳枝(嫩者)5錢,木鱉子(用仁)5錢,甘松5錢(銼),乳香3錢,沒藥3錢,輕粉1錢,硃砂5分,硃紅5分,麝香1分,黃丹(炒紫色)8兩,黃蠟8兩,芝麻油1斤。

功效主治

頭面五發惡瘡,及燒湯凍破潰爛。

炮製方法

上將銼藥油浸7日,木炭火上煎杏仁焦色,濾去渣,下黃蠟,候溶開出火,下丹,急攪百十轉,下乳香、麝香、硃砂等6味,不住手攪至凝,瓷盒內收貯,白光絹上攤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外科精義》卷下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