柴胡人參湯

《重訂通俗傷寒論》卷九: 柴胡人參湯

配方組成

柴胡3錢,人參1錢,麥冬3錢,白芍2錢,鮮生地3錢,阿膠3錢,炙甘草3錢。

功效主治

熱入血室,邪少正虛,夜微煩熱者。

使用方法

水3杯,煎取1杯,頓服之;不愈再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重訂通俗傷寒論》卷九。

《幼幼新書》卷十七引《王氏手集》: 柴胡人參湯

配方組成

柴胡、人參、芍藥、茯苓、甘草(炙)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脾熱生風,往來寒熱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,水1盞,加生薑3片,煎至4分,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幼幼新書》卷十七引《王氏手集》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六四: 柴胡人參湯

配方組成

柴胡(去苗)3分,人參3分,生乾地黃(焙)3分,桔梗(銼,炒)半兩,知母半兩,紫菀(去苗土)半兩,桑根白皮半兩,枳殼(去瓤,麩炒令黃)半兩,赤芍藥半兩,桂(去粗皮)半兩,當歸(微炙)半兩,附子大者1枚(炮裂,去皮臍)。

功效主治

產後失於將理,血氣虛損,日漸困瘁,少寒多熱,煩渴嗽逆,痰壅減食。

炮製方法

上銼,如麻豆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匕,水1盞,加生薑3片,大棗1枚(擘破),同煎7分,去滓溫服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六四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二十三: 柴胡人參湯

配方組成

柴胡(去苗)1兩,人參1兩,知母(焙)1兩,石膏(碎)1兩,葛根(銼)1兩,赤茯苓(去黑皮)1兩,甘草(炙)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傷寒汗下後,潮熱不退,口乾煩躁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5錢匕,水1盞半,加生薑半分(拍碎),煎至7分,去滓溫服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二十三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