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金沙散

《便覽》卷二: 海金沙散

配方組成

海金沙1錢,白朮1錢,蒼朮8分,厚朴1錢,陳皮8分,澤瀉7分,豬苓7分,茯苓皮1錢,五加皮5分,生薑皮5分,大腹皮5分,商陸7分,甘草皮5分。

功效主治

水腫。

使用方法

上用水2鍾,煎至1鍾,稍熱服,滓再煎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便覽》卷二。

《醫學發明》卷六: 海金沙散

配方組成

牽牛1兩半(半生半炒),甘遂半兩,海金砂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脾溼太過,通身腫滿,喘不得臥,腹脹如鼓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,煎倒流水1盞調下,食前服。得宣利,止後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學發明》卷六。

《普濟方》卷二一四: 海金沙散

配方組成

澤瀉5錢,滑石(研,水飛)5錢,豬苓5錢,海金沙(研)5錢,石韋1錢,淨肉桂1錢(去皮),白朮3錢,甘草3錢,赤茯苓3錢,芍藥3錢。

功效主治

五淋澀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,水1盞,加燈心,同煎至7分,空心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二一四。

《幼幼整合》卷四: 海金沙散

配方組成

香附米(酒炒)5錢,正川芎(酒炒)5錢,赤茯苓(酒炒)5錢,海金沙1兩,白滑石(水飛)1兩,陳枳殼(炒)2錢5分,宣澤瀉(焙)2錢5分,陳石韋(焙)2錢5分,尖檳榔(炒)2錢5分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諸淋屬熱者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錢,淡鹽湯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幼幼整合》卷四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四五: 海金沙散

配方組成

海金沙2錢,大黃(生)1錢,乳香(研)1錢,沒藥(研)1錢,麒麟竭1分。

功效主治

打撲內損疼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藥除研者外,為散和勻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匕,乳香溫酒調下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四五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九十八: 海金沙散

配方組成

海金沙1分,滑石(碎)1分,膩粉1錢匕。

功效主治

沙石淋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,再研勻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錢匕,溫湯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九十八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九十八: 海金沙散

配方組成

海金沙、滑石(碎)、石膏(碎)、木通(銼)、甘草(炙、銼)、井泉石(碎)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沙石淋澀,疼痛不可忍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匕,煎燈心湯調下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九十八。

《保嬰撮要》卷十五: 海金沙散

配方組成

海金沙、鬱金、滑石、甘草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下焦溼熱,不施化而小便不利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4-5分,白湯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保嬰撮要》卷十五。

《得效》卷八: 海金沙散

配方組成

海金沙1兩,滑石末1兩,甘草末1分。

功效主治

膏淋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匕,用麥門冬湯下;燈心湯亦可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得效》卷八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九十八: 海金沙散

配方組成

海金沙(別搗)2兩,滑石(研細)1兩,甘草(炙,銼)1兩,山梔子仁1兩。

功效主治

氣淋,結澀不快。

炮製方法

上將甘草、梔子仁為細散,入餘藥再研勻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錢匕,茶清調下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九十八。

方出《證類本草》卷十一引《本草圖經》,名見《聖濟總錄》卷九十五: 海金沙散

配方組成

海金沙1兩,蠟茶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小便不通,臍下滿悶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,煎生薑、甘草湯調下,未通再服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方出《證類本草》卷十一引《本草圖經》,名見《聖濟總錄》卷九十五。

《回春》卷四: 海金沙散

配方組成

當歸(酒洗)、大黃(酒浸)、川牛膝(酒洗)、木香、雄黃、海金沙各等大。

功效主治

五淋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錢半,臨臥好酒調服。兩服痊癒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回春》卷四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