木防己湯

《重訂通俗傷寒論》: 木防己湯

配方組成

木防己1錢半,通草1錢,生苡仁4錢,青松針3錢,桂枝7分,滑石5錢,絲瓜絡2錢,嫩桑枝1兩。

功效主治

風溼之病,風勝化熱。頭痛發熱,微汗惡寒,骨節煩疼,體重微腫,小便欠利,脈來浮緩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重訂通俗傷寒論》。

《掃葉莊醫案》卷三: 木防己湯

配方組成

木防己、桂枝木、大豆黃卷、茯皮、天花粉、菖蒲汁。

功效主治

新沐溼聚經脈,病在氣分,狀似風溫,寒戰大熱,頭痛鼻塞,脅肋痛不可轉側,自利稀水,熱渴欲飲水,目黃上視,手肢發痙,舌苔白,齒板燥,胸中隱隱痛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掃葉莊醫案》卷三。

《金匱》卷中: 木防己湯

配方組成

木防己3兩,石膏12枚(雞子大),桂枝2兩,人參4兩。

功效主治

膈間支飲,其人喘滿,心下痞堅,面色黧黑,其脈沉緊,得之數10日,醫吐下之不愈,屬虛者。

使用方法

上以水6升,煮取2升,分2次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金匱》卷中。

《外臺》卷二十引《範汪方》: 木防己湯

配方組成

木防己3兩,甘草2兩(炙),桂心2兩,茯苓6兩,黃耆3兩,生薑2兩,白朮3兩,芍藥2兩。

功效主治

水氣,四肢腫,聶聶動。

炮製方法

上切。

注意事項

忌海藻、菘菜、桃、李、雀肉、生蔥、大醋。

使用方法

以水8升,煮取3升2合,分為4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外臺》卷二十引《範汪方》。

《吳鞠通醫案》: 木防己湯

配方組成

生石膏1兩,桂枝6錢,木防己4錢,杏仁4錢,生香附3錢,炙甘草3錢,蒼朮5錢。

功效主治

痺證。風溼相搏,一身盡痛,復誤汗傷表,誤下傷裡,渴思涼飲,得飲反停,脅脹胸痛,面赤舌絳。

使用方法

水煎3杯,滓再煮1杯,分4次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吳鞠通醫案》。

《臨證指南醫案》卷七: 木防己湯

配方組成

木防己、石膏、桂枝、片薑黃、杏仁、桑枝。

功效主治

冬月溫暖,真氣未得潛藏,邪乘內虛而伏,因驚蟄節,春陽內動,伏氣乃發。初受風寒,已從熱化,兼以夜坐不眠,身中陽氣洩越,致痺證疼痛增劇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臨證指南醫案》卷七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