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福化毒丹

《明醫指掌》卷十: 五福化毒丹

配方組成

玄參3兩,桔梗3兩,甘草7錢,牙消5錢,青黛1兩,人參7錢,茯苓1兩半(一方加黃連1兩炒)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胎中受熱,大小便不利,丹毒瘡瘍,赤疹赤目,重舌木舌,口瘡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煉蜜為丸,每丸重1錢,硃砂為衣。

使用方法

薄荷湯下;瘡疹後餘毒上攻,口齒臭氣,生地黃汁化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明醫指掌》卷十。

《麻症整合》卷四: 五福化毒丹

配方組成

玄參、尖生、花粉、殭蠶、桔梗、瓜蔞、甘草、天冬、麥冬。

功效主治

麻症正期,胎熱目閉。頰赤喉痺,毒丹紅腫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麻症整合》卷四。

《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》: 五福化毒丹

配方組成

桔梗50兩,生地50兩,赤芍50兩,牛蒡子(炒)50兩,玄參(去蘆)60兩,連翹60兩,甘草60兩,芒消5兩,青黛20兩,黃連5兩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蘊積熱毒,多生瘡癤,口舌生瘡,煩躁不安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過羅。每82兩細粉兌犀角(粉)2兩。再研細混和均勻,煉蜜為大丸,重1錢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丸,1日3次,溫開水送下。3歲以下小兒酌減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》。

《回春》卷七: 五福化毒丹

配方組成

犀角5錢,桔梗(去蘆)5錢,生地黃(酒洗)5錢,赤茯苓(去皮)5錢,牛蒡子(微炒)5錢,樸消6錢,連翹6錢,玄參(黑者)6錢,粉草6錢,青黛2錢(研極細)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壅積熱毒,唇口腫破生瘡,牙根出血,口臭頰赤,咽乾煩躁,或痘疹餘毒未解,或頭目身體多生瘡癤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龍眼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丸,薄荷湯化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回春》卷七。

《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》(天津方): 五福化毒丹

配方組成

生地2兩,連翹(去心)2兩,桔梗2兩,元參(去蘆)2兩,赤芍5錢,甘草5錢,黃連5錢,膽草3錢,青黛5錢,芒消3錢,銀花1兩,炒牛蒡子2兩(上藥共為細粉),犀角粉1錢5分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熱毒實火,口舌生瘡,牙根出血,頸頰赤腫,周身常生瘡癤,疹後餘毒不淨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和勻,煉蜜為丸,1錢重,蠟皮或蠟紙筒封固。

注意事項

疹後瀉痢忌服。

使用方法

1至2歲每次服1丸,週歲以內酌減,白開水化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》(天津方)。

《中藥成方配本》: 五福化毒丹

配方組成

黃連5錢,黃芩7錢,生大黃1兩,銀花1兩,生甘草5錢。

功效主治

嬰兒胎火胎毒;腸胃熱毒,瘡癤癰腫。

炮製方法

各取淨末和勻,用白蜜3兩,煉熟為丸,分做100粒,每粒約乾重5分。

注意事項

孕婦慎服。

使用方法

嬰兒每日1丸,分2次開水化下;小兒每日2次,每次1丸,開水化下;成人每日3次,每次1丸,開水化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中藥成方配本》。

《飼鶴亭集方》: 五福化毒丹

配方組成

犀角1兩,元參1兩,薄荷1兩,桔梗1兩,銀花1兩,大黃1兩,青黛1兩,甘草1兩,川連5錢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胎毒積熱,頭面生瘡,咽喉腫痛,餘毒上攻,口出臭涎。

炮製方法

煉蜜為丸,辰砂為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丸,薄荷湯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飼鶴亭集方》。

《局方》卷十: 五福化毒丹

配方組成

桔梗(微炒)6兩,玄參(洗,焙)6兩,青黛(研)2兩,牙消(枯)2兩,人參(去蘆)2兩,茯苓(去皮)5兩,甘草(炒)1兩半,銀箔8片(為衣),麝香(研)半錢,金箔8片(為衣)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熱毒內蘊,口舌生瘡,常患瘡癤。(匿蟲)鼻疳瘡,熱疳肌肉黃瘦,雀日夜不見物。胎斂瘡。小兒熱極,面板火熱,紅暈成片,遊走狀如火丹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入研藥勻,煉蜜為丸,每兩作12丸。

使用方法

每1歲兒,1丸分4服,用薄荷水送下;及瘡疹後餘毒上攻口齒,涎血臭氣,以生地黃自然汁化1丸,用雞翎掃在口內;熱疳肌肉黃瘦,雀目夜不見物,食後、臨臥用陳粟米泔水化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局方》卷十。

《小兒藥證直訣》卷下: 五福化毒丹

配方組成

生地黃5兩(焙),熟地黃(焙)5兩,元參3兩,天門冬(去心)3兩,麥門冬(去心,焙)3兩,甘草(炙)2兩,甜消2兩,青黛1兩半。

功效主治

瘡疹餘毒上攻口齒,躁煩咽乾,口舌生瘡,及蘊積毒熱,驚惕狂躁。胎毒,及痘後頭面生瘡,眼目腫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後研入消、黛,煉蜜為丸,如雞頭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半丸或1丸,食後水化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小兒藥證直訣》卷下。

《攝生眾妙方》卷十: 五福化毒丹

配方組成

生地黃5兩,天門冬2兩,玄參3兩,甘草1兩,硼砂5兩,青黛5錢,麥門冬2兩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驚熱,一切胎毒,口舌生瘡腫脹,木舌重舌,牙根腫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雞頭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半丸,燈心湯化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攝生眾妙方》卷十。

《外科正宗》卷四: 五福化毒丹

配方組成

玄參2兩,桔梗2兩,赤苓2兩,人參3錢,黃連1兩,龍膽草1兩,青黛1兩,牙消1兩,甘草5錢,冰片5分,硃砂3錢,金箔20張(為衣)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蘊積胎毒,以及諸瘡癮疹,傷風斑症,口舌生瘡,痰涎壅盛,譫語煩躁,夜睡不寧者,小兒赤遊丹毒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芡實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丸,薄荷、燈心湯化下;瘡疹後餘毒上攻,口齒涎血臭穢,以生地黃汁化下。如無地黃,竹葉燈心湯亦可用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外科正宗》卷四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