薄荷、甘草、天麻、荊芥、防風、甘菊花、當歸、連翹、枸杞子、川芎、白芷、密蒙花各等分。
上為細末。
每服3錢,茶調下,每日1次。
《回春》卷五。
當歸1兩,草決明1兩,冬術1兩,蟬蛻1兩,川芎1兩,大黃1兩,紅花1兩,桑白皮1兩,山梔1兩,薄荷1兩,白蒺藜1兩,蒼朮1兩,木通1兩,連翹1兩,石膏1兩,池菊1兩,荊芥1兩,赤芍1兩,枳殼1兩,生地1兩,黃芩1兩,羌活1兩,獨活1兩。
五志之火,上攻於目,生翳起障,赤腫疼痛,眵淚差明,視物昏花。
上為末。
每服2錢,隨所用湯劑加入亦可。單服酒調,或蜜湯調下俱可。
《銀海指南》卷三。
歸身1錢,川芎1錢,生地1錢,白蒺藜1錢,菊花8分,防風8分,薄荷8分,荊芥穗8分,柴胡8分,枳殼8分,燈心3根。
一切眼疾。
水煎,食遠服。
《仙拈集》卷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