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目地黃丸

《中藥成方配本》: 明目地黃丸

配方組成

熟地8兩,萸肉4兩,淮山藥4兩,丹皮(酒炒)3兩,茯苓3兩,澤瀉(鹽水炒)3兩,當歸3兩,白芍3兩,杞子3兩,白菊花3兩,白蒺藜3兩,石決明(水飛)4兩。

功效主治

肝腎兩虧,目澀羞明,迎風流淚,視物模糊。

炮製方法

將熟地、萸肉搗爛,與諸藥打和曬乾研末,冷開水泛丸,如綠豆大,約成丸36兩。

使用方法

每次2錢,開水吞服,1日2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中藥成方配本》。

《醫略六書》卷二十一: 明目地黃丸

配方組成

熟地5兩,萸肉2兩,澤瀉1兩,丹皮1兩半,茯神2兩(去木),山藥3兩(炒),當歸、川芎1兩,麥冬3兩(去心),石斛3兩。

功效主治

肝腎不足,兩目昏暗,脈虛者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煉蜜為丸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,滾水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略六書》卷二十一。

《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》: 明目地黃丸

配方組成

生地288兩,熟地288兩,枳殼(炒)72兩,防風72兩,牛膝54兩,杏仁(去皮,炒)36兩,石斛24兩,黃柏48兩,知母48兩,菊花72兩,丹皮36兩。

功效主治

陰虛肝熱,風火上攻,目澀多淚,雲翳遮睛,昏花不明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煉蜜為丸,重3錢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丸,1日2次,溫開水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》。

《飼鶴亭集方》: 明目地黃丸

配方組成

六味丸1料,甘菊3兩,杞子2兩,石決明、白蒺藜。

功效主治

男女肝腎兩虧,風邪外乘,熱氣上攻,畏日羞明,瞳神散大,視物不清,迎風流淚,內生翳障,及時眼之後,久不還元,一切目疾。

炮製方法

上蜜丸5分,水法6分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-4錢,淡鹽湯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飼鶴亭集方》。

《醫學心悟》卷四: 明目地黃丸

配方組成

生地(酒洗)1斤,牛膝2兩,麥冬6兩,當歸5兩,枸杞子3兩。

功效主治

內障,隱澀羞明,細小沉陷。

炮製方法

用甘菊花8兩熬膏,煉蜜為丸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,開水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學心悟》卷四。

《回春》卷五: 明目地黃丸

配方組成

懷生地(酒洗)4兩,熟地4兩,知母(鹽水炒)2兩,黃柏(酒炒)2兩,菟絲子(酒制),獨活1兩,甘枸杞2兩,川牛膝(酒洗)3兩,沙苑蒺藜3兩(炒)。

功效主治

翳膜遮睛,羞澀多淚,並治暴赤熱眼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80丸,夏月用淡鹽送下,余月酒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回春》卷五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