捉疳丸

《醫統》卷八十九: 捉疳丸

配方組成

丁香半兩,木香半兩,黃連2錢,蕪荑(去皮,炒)2錢,蚌粉2錢,神曲(炒)2錢,三稜(煨)2錢,青皮2錢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脾胃受疳,面黃腹脹,多睡,吃生米、酒、土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豬膽汁煮糊為丸,如黍米大。

使用方法

食遠米飲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統》卷八十九。

《幼科指掌》卷四: 捉疳丸

配方組成

蝦蟆1只,蘆薈5錢,胡連5錢,香附5錢,地骨皮5錢,枳殼4錢,黃芩4錢,青皮4錢,膽草4錢,黃連3錢,陳皮3錢,人參3錢,蕪荑3錢,柴胡3錢,砂仁3錢,廣木香2錢,甘草2錢,神曲4錢,雞心檳榔4錢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恣食生冷油膩,損傷脾胃,致成脾疳,久則面板乾燥,肢體消瘦,胸脅結塊,面目浮腫,身熱腳細,肚大硬脹,吐逆中滿,水谷不消,瀉下酸臭,尿如米泔,夜熱日涼,困睡口渴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豬膽汁和蒸餅為丸,如黍米大,青黛為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0-50丸,米飲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幼科指掌》卷四。

《衛生總微》卷十二: 捉疳丸

配方組成

蛆退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一切諸疳。

炮製方法

上先用米泔浸3日,以杖子攪擊漉出,又以泔水浸3-5日,攪擊,淘漉如前,次入清水浸淘2日,至無穢氣淨時,於日中曬乾,男子患用黃連,女兒患用黃柏,與蛆退等分為末,每藥末半兩,入麝香半錢,同研勻,以豬膽汁為丸,如黍米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0-40丸,空心陳米飲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衛生總微》卷十二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