附子1兩(去皮臍,生用),赤芍藥1兩,當歸1兩,杏仁2兩(湯浸,去皮尖雙仁),黃連1兩,赤柳皮4兩,麒麟竭1兩,沒藥1兩,黃丹3兩,清油2斤。
一切癰疽惡毒瘡痛。
上細銼,先將清油及諸藥入於鐺中,煎令焦黃色,待冷澄濾過,後下黃丹、麒麟竭、沒藥同煎,以柳木篦子不住手攪,候黑色,取少許滴水中成珠子即膏成,放冷,劑作挺子。
多年冷漏惡瘡,先用甘草煎水洗,然後貼之。癰腫,每服1丸如彈子大,皂角酒調下。齒斷癰腫貼之。
《聖惠》卷六十三。
麒麟竭半兩,澱粉1兩,沒藥半兩,自然銅半兩,黃丹1兩,無名異半兩,蠟4兩。
一切惡毒瘡。
上為末,先用蠟於銚子內令熔,次下藥末,以柳枝子攪,勿令住手,至冷劑為挺子。
有患者,著漆碟子底上點生油,摩令濃,每日兩上貼之。
《聖惠》卷六十三。
麒麟血1兩,沒藥1兩,亂髮灰1兩,密陀僧1兩,丁香1兩,麝香1兩,木香1兩,膩粉1兩,雄黃1兩,雌黃1兩,自然銅1兩,黑狗肝膽1兩(幹者)。
傷折。
上為細末,先於鐺中熔黃蠟,熱後,入藥末,熬煉成膏,取小竹筒子,熱灌之,待冷方可取出,於黃丹中出色。
若有患者,先以熱水洗病上,用生油於漆碟中磨藥,塗痛處立效。
《聖惠》卷六十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