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蒿1兩,甘草(炙)1兩,柴胡(去苗)1兩,知母(焙)1兩,龍骨1兩,麥門冬(去心)1兩,桃枝1握,柳枝1握。
暴急熱勞,四肢煩疼,手腳心熱,咽乾虛渴,飲食減少。
上銼如麻豆大。
每服4錢匕,以童便1盞半浸經宿,入蔥白、薤白各3寸(切),同煎至8分,去滓,食後溫服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八十七。
青蒿(幹者)3兩,地骨皮1兩,嫩柳枝1兩半,嫩桃枝2兩,甘草(炙,銼)半兩。
急勞,煩躁壯熱,四肢無力,痠痛。
上銼,如麻豆大。
每服3錢匕,水1盞,加烏梅1枚,同煎至8分,去滓,食後、臨臥溫服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八十七。
青蒿(赤根者,取子1升,葉5兩陰乾),桃枝3兩(嫩者),柴胡1兩,甘草1兩,柳枝(嫩者)3兩,地骨皮2兩,梔子仁1兩(量患人虛實用)。
癆疾。
上(口父)咀,每服3錢,水1盞,加烏梅2個,煎至7分,溫服,不拘時候。
《急救仙方》卷十一引《上清紫庭追癆仙方》。
青蒿1兩。
日曬瘡。
搗碎,以冷水衝之,取汁飲之。將滓敷瘡上數日即愈,如不愈,另用柏代散敷之。
《洞天奧旨》卷十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