幹蠍丸

《聖濟總錄》卷十: 幹蠍丸

配方組成

幹蠍(去土,微炒)1兩,天麻1兩,羌活(去蘆頭)1兩,獨活(去蘆頭)1兩,附子(炮裂,去皮臍)1兩,檳榔(銼)1兩,沉香(銼)1兩,木香1兩,狼毒(切作塊,先用醋煮3-5沸,焙乾,銼)1兩,牛膝(酒浸,切,焙)1兩,白附子(微炒)1兩,桂(去粗皮)1兩,當歸(切,焙)1兩,枳殼(去瓤,麩炒)1兩,巴戟天(去心)1兩,防風(去叉)1兩,昆布(洗去鹹汁,微炒)1兩,牽牛子(炒半熟)1兩,人參1兩,蒺藜子(炒去角)1兩,高良薑1兩,蘿蔔子(微炒)1兩,肉豆蔻(去殼)1兩,沒藥1兩,白朮1兩,防己(銼,焙)1兩,硇砂(醋化盡,去夾石,煉霜)1兩,阿魏1分。

功效主治

元髒風氣攻注,腰腳疼痛,及一切風氣。

炮製方法

上藥先將沒藥、硇砂、阿魏3味,用好酒1升熬成膏。餘藥同為末,煉蜜同膏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日五更後,空心薄荷酒下20丸。向曉利一行即愈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十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六: 幹蠍丸

配方組成

幹蠍(酒炒)半兩,天麻半兩,蟾酥2錢(湯浸化如稀糊)。

功效主治

破傷風。

炮製方法

上藥先將2味搗羅為末,用蟾酥糊丸,如綠豆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丸至2丸,豆淋酒送下。甚者加3丸至5丸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六。

《聖惠》卷八十五: 幹蠍丸

配方組成

幹蠍1分(微炒),真珠末1錢,虎睛1對(酒浸,微炙),鉛霜1分(細研),臘月紫驢護肝1分(細切,炒令焦黃)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急驚風,搐搦口噤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用鴟梟腦髓和丸,如麻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丸,以乳汁送下,不拘時候。2歲以上加丸服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八十五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五十一: 幹蠍丸

配方組成

幹蠍(去土,炒)1兩,肉豆蔻(炮,去皮)1兩,青橘皮(湯浸,去白,焙)1兩,磁石(煅,醋淬2-7遍)1兩,木香3分,阿魏(醋化開,面調作餅子,炙幹)1分,附子(炮裂,去皮臍)半兩,桃仁(去皮尖雙仁,別研作膏)半兩,安息香1分。

功效主治

腎臟風冷氣攻腹脹痛,腰脅拘急,及膀胱冷氣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藥除別研外,搗羅為細末,入研藥拌勻,酒浸炊餅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0丸,溫酒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五十一。

《普濟方》卷十四引《博濟》: 幹蠍丸

配方組成

幹蠍(醋炒)半兩,巴戟天(去心,糯米炒,候米赤黃,去米不用)1兩,附子(炮裂,去皮臍)1兩,羌活(去蘆頭)1兩,白蒺藜(炒)1兩。

功效主治

肝臟虛風上攻,頭旋項筋急,眼有黑花,耳內虛鳴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5丸至20丸,空心鹽湯送下;食後、臨臥米飲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十四引《博濟》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