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肝散

《醫統》卷六十一: 平肝散

配方組成

川芎5分,當歸5分,赤芍藥5分,防風5分,荊芥5分,柴胡5分,羌活5分,蟬退5分,菊花5分,蔓荊子5分,白芷5分,生地黃8分,膽草8分,夏枯草1錢,甘草3分。

功效主治

迎風冷淚。

使用方法

水2盞,煎1盞,去滓,加酒1杯同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統》卷六十一。

《醫門補要》卷中: 平肝散

配方組成

當歸、佩蘭、鬱金、桔梗、香附、玫瑰花、白芍、木香、陳皮、柴胡、枇杷葉(炙)。

功效主治

上格,憂悶傷肝,致帝丁兩旁凸起紫筋數條,束緊咽喉,似物撐塞,吐不出,咽不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門補要》卷中。

《醫學整合》卷三: 平肝散

配方組成

白芍、川芎、丹皮、青皮、柴胡、枳殼、薄荷、甘草。

功效主治

怒傷脅痛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學整合》卷三。

《誠書》卷七: 平肝散

配方組成

羚羊角、細辛、防風、人參、車前子、黃芩、知母、羌活、茯苓、玄參。

功效主治

圓翳內障,不痛不癢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誠書》卷七。

《魯府禁方》卷二: 平肝散

配方組成

陳皮1錢,青皮(麩炒)1錢,香附1錢,白芍1錢,山梔(炒)1錢,黃連(炒)1錢,黃芩(炒)1錢,姜制半夏8分,甘草5分。

功效主治

七情不順,鬱火攻衝,腹痛時發時止,痛無定處。

使用方法

加生薑3片,水煎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魯府禁方》卷二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