玄胡素5錢(炒),小茴香5錢,幹葛2錢半,炒鹽1錢。
小腸疝氣。
上為末。
每服2錢,溫酒調下。
《活人心統》卷三。
雄黃3分(研為末),楂子3枚(和核切,陰乾為末)。
諸癰腫瘡,及冷瘻不幹。
上先將雄黃末於銚子內,以瓷盞子蓋四面,以溼紙封縫,於慢火上燒,以溫潤物蓋盞底,莫令水入,其黃作霜在盞子上,候冷取出,別取長肉膏藥不限多少,取其霜並楂子末一起拌和,旋旋攤貼絹上。
如瘡口深,作紝子引藥入瘡內。肉從里長出,到瘡口癒合。
《聖惠》卷六十一。
當歸(切,焙)1兩,白礬2兩,桑蛾2兩(黃紫色者),木耳2兩。
痔疾。
上為散。
每服1錢匕,空心食前粟米粥調下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四一。
鯪鯉甲(火炮黃色,全者)20片,地龍(去土,炒)20枚,紫草5枚。
小兒瘡子黑色,及出不快。
上為細散。
每服半錢匕,溫酒調下。藥後用衣蓋,即紅色出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六九。
寒食麵5錢,消石7錢。
小兒口瘡爛臭。
上為末。
每用半錢匕,新水調塗在紙花子上,男左女右,夜晚貼腳心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八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