兔肝半兩(微炙),梔子仁半兩,黃連半兩(去須),川升麻3分,決明子3分,細辛1分,蕤仁半兩(湯浸去皮,研入),羚羊角屑半兩。
小兒眼生赤翳。
上為末。煉蜜為丸,如綠豆大。
3歲以下兒,每服3丸,以溫水研下,1日3-4次;兒稍大,即增丸數服之。
《聖惠》卷八十九。
黃柏1兩(去皮),蒼朮半兩(米泔水浸1日),石決明1兩(生)。
小兒瘡疹入眼,初覺眼腫痛,睛上有瘡者。
上為細末,煮兔肝爛,搗和為丸,如綠豆大。
每服30丸,食後、臨臥米泔水送下。
《衛生總微》卷八。
兔肝2兩(炙微黃),防風3分(去蘆頭),玄參1兩,白茯苓1兩,羚羊角屑3分,人參3分(去蘆頭),決明子3兩,車前子1兩,地骨皮2分,枳殼半兩(麩炒微黃,去瓤),黃耆1兩(銼),熟乾地黃1兩,甘菊花3分,麥門冬1兩半(去心,焙)。
虛勞肝腎風虛,眼漠漠昏暗,不能久視,無力。
上為末,煉蜜和搗三五百杵,丸如梧桐子大。
每服食前以溫粥飲下30丸。
《聖惠》卷三十。
兔肝(去筋膜,薄切,焙)3分,羌活(去蘆頭)3分,黃連(去須)3分,菊花3分,地骨皮半兩,龍齒半兩,車前子半兩,青葙子半兩,防風(去叉)半兩,柴胡(去苗)半兩,葳蕤半兩,白附子半兩。
肝腎毒風功衝,眼生黑花,昏暗,視物不明。
上為末。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每服20丸,食後竹葉熟水送下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○九。
黃連(去須)1兩半,胡黃連1兩,熟乾地黃(焙)1兩,草決明半兩。
肝虛目暗。
上為細末,切兔肝研爛和丸,如梧桐子大。
每服20丸,食後臨臥米飲下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○八。
兔肝(慢火炙幹)2具,柏子仁1兩,熟乾地黃(焙)1兩,防風(去叉)1兩,五味子半兩,車前子半兩,細辛(去苗葉)半兩,兔絲子(酒浸1宿,別搗為末)半兩,芎1兩,枸杞子1兩,山芋1兩。
肝腎虛,目黑暗不明,冷淚時出。
上為末。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每服20丸,漸加至30丸,空心酒送下,1日2次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○二。
兔肝2兩(炙幹),防風1兩(去蘆頭),玄參1兩,決明子2分,車前子1兩,茯神1兩,地骨皮3分,枳殼半兩(麩炒微黃,去瓤),龍齒1兩,甘菊花半兩,苦參半兩,川大黃2兩半(銼碎,微炒),麥門冬1兩半(去心,焙)。
肝腎風虛,眼昏暗,久視無力。
上為末。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每服20丸,食後以溫漿水送下。
《聖惠》卷三十三。
兔肝2具(炙幹,臘月收),防風(去叉)1兩半,黃連(去須)1兩半,地骨皮1兩半,麥門冬(去心,焙)1兩半,決明子(微炒)1兩半,茯神(去木)1兩,苦參(銼)1兩,秦皮(去粗皮)1兩,大黃(銼,炒)1兩,甘菊花1兩,車前子2兩半,龍齒(搗,研)2兩,枳殼(去瓤,麩炒)半兩。
肝腎風虛目昏,久視無力,涓涓淚下;兼頭風目磣痛。
上為末。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每服30丸,食後溫漿水送下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○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