巴膏(《金鑑》卷六十二。)

《金鑑》卷六十二: 巴膏(《金鑑》卷六十二。)

配方組成

象皮6錢,穿山甲6錢,山梔子80個,兒茶(另研極細末)2錢,人頭髮1兩2錢,血竭(另研極細末)1錢,硇砂(另研極細末)3錢,黃丹(飛),香油4斤,桑枝50寸,槐枝50寸,桃枝50寸,柳枝50寸,杏枝50寸。

功效主治

一切癰疽發背,惡瘡。

炮製方法

上將桑、槐、桃、柳、杏5枝入香油中煠枯,撈出;次入象皮、穿山甲、人頭髮煠化;再入山梔子煠枯,用絹將藥滓濾去,將油復入鍋內煎滾,離火少傾。每油1斤,入黃丹6兩,攪勻,用慢火熬至滴水中成珠,將鍋取起;再入血竭、兒茶、硇砂等末攪融,用涼水1盆,將膏藥傾入水內,用手扯藥千餘遍,換水數次,拔去火氣,瓷罐收貯。

注意事項

用時不宜見火。

使用方法

用時須以銀杓盛之,重湯燉化,薄紙攤貼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金鑑》卷六十二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