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半夏丸

方出《百一》卷二引楊叔子方,名見《得效》卷五: 小半夏丸

配方組成

半夏(湯洗10遍)、胡椒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翻胃,及不怡飲食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薑汁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0-50丸,薑湯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方出《百一》卷二引楊叔子方,名見《得效》卷五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六十四: 小半夏丸

配方組成

半夏1兩(熱漿水燙7遍,溼透心為度,切,曬乾)。

功效主治

冷痰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薑汁為丸,如綠豆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0丸,食後生薑湯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六十四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六十四: 小半夏丸

配方組成

半夏2兩(為末,生薑汁作餅,曬乾),木香半分,沉香半分,青橘皮(湯浸,去白,炒)1分,檳榔(大者)1枚(面裹,煨熟,切,焙)。

功效主治

留飲不散,膈脘不利,宿食不消,嘔逆噁心。宿飲不消,咽膈不利,咳嗽痰涎,頭目昏暈,嘔逆噁心,胸膈不快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以生薑汁浸,蒸餅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5丸,生薑湯送下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六十四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