威靈仙散

《聖惠》卷七十一: 威靈仙散

配方組成

威靈仙2兩,牽牛子2兩(微炒),木香半兩,枳殼2兩(麩炒微黃,去瓤)。

功效主治

婦人腰腳疼,大腸不利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,空心以茶清調下。以利為效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七十一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十一: 威靈仙散

配方組成

威靈仙(去土)1兩,防風(去叉)1兩,羌活(去蘆頭)1兩,甘草(炙)1兩,紫參半兩,荊芥穗1分。

功效主治

脾肺風毒攻面板瘙癢,或生瘡癬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匕,蜜湯調下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十一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十八: 威靈仙散

配方組成

威靈仙(去土)2兩,丹參6兩,羌活(去蘆頭)1兩,獨活(去蘆頭)1兩,蒼耳4兩,仙靈脾2兩,玄參2兩,人參2兩,沙參2兩,紫參1兩,甘草1兩(生用),黃芩(去黑心)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惡風;大風癩疾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匕,食後臨臥用溫熟水調下。若身體無瘡,眼瞳仁不斷,鼻樑不塌,服之1月可愈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十八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五十二: 威靈仙散

配方組成

威靈仙(去苗土)半兩,防風(去叉)半兩,芎半兩,何首烏(去黑皮)半兩,黃耆(銼)半兩,白附子(炮)半兩,白花蛇(去皮骨,酒炙)半兩,蒺藜子(炒,去角)半兩,白殭蠶(炒)半兩,晚蠶沙(炒)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腎臟風毒攻注腰腳,或瘡、或腫、或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錢匕,早晨、日午、臨臥溫酒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五十二。

《聖惠》卷七十一: 威靈仙散

配方組成

威靈仙1兩,當歸半兩(銼,微炒),沒藥半兩,木香半兩,桂心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婦人久冷氣滯,氣血刺小腹疼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散。

注意事項

忌茶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錢,以熱酒調下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七十一。

《聖惠》卷四十四: 威靈仙散

配方組成

威靈仙5兩。

功效主治

腰腳疼痛久不愈。癜風、囊風、紫雲風、頭風、歷節風、破傷風、面板風癢、及疥癬、瘰癧、腫毒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注意事項

忌茶、面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錢,食前以溫酒調下。逐日以微利為度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四十四。

《聖惠》卷四十四: 威靈仙散

配方組成

威靈仙1兩,牽牛子1兩(微炒),陳橘皮半兩(湯浸,去白瓤,焙),羌活半兩,厚朴半兩(去粗皮,塗生薑汁炙令香熟),吳茱萸1分(湯浸7遍,焙乾,微炒)。

功效主治

久患腰疼痛不愈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,於食前以溫酒調下。得微利即效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四十四。

《聖惠》卷二十一: 威靈仙散

配方組成

威靈仙2兩,獨活1兩,羚羊角屑1兩,麥門冬1兩(去心,焙),桂心1兩,赤茯苓1兩,防風1兩(去蘆頭),細辛1兩,麻黃1兩(去根節),五加皮1兩,薏苡仁1兩。

功效主治

中風。身如角弓反張,言語謇澀,心神煩亂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4錢,以水1中盞,加生薑半分,煎至5分,去滓,加淡竹瀝1合,更煎1-2沸,溫服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二十一。

《聖惠》卷十四: 威靈仙散

配方組成

威靈仙1兩半,牽牛子2兩(微炒),陳橘皮3分(湯浸,去白瓤,焙),厚朴3分(去粗皮,塗生薑汁,炙令香熟),吳茱萸半兩(湯浸7遍,曬乾,微炒)。

功效主治

傷寒後,腰腳疼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,空心以溫酒調下。當瀉下惡穢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十四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四二: 威靈仙散

配方組成

威靈仙(去土)4兩,防風(去叉)2兩,枳殼(去瓤,麩炒)半兩,黃耆(銼)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腸痔下血痛腫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匕,麝香熱米飲調下,日可2服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四二。

《雞峰》卷十七: 威靈仙散

配方組成

威靈仙4兩,乾漆1兩,雄黃1分,真麝香2錢。

功效主治

一切蓄熱骨蒸,室女經脈不通,勞瘦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拌勻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大錢,水8分,煎至6分,空心和滓溫服,至午後取下臭穢惡物,並是病根;服5-7日後,惡物少,即與好理勞藥及和氣湯散療之。或用湯浸蒸餅為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20丸,每日空心、午後用溫米飲送下。如傳屍伏連患,取後別服桃仁散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雞峰》卷十七。

《御藥院方》卷八: 威靈仙散

配方組成

威靈仙1兩,枳殼1兩。

功效主治

大腸頭癢痛或腫悶。痔漏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用1兩,以水3碗,同煎至1碗半,澄去滓,乘熱燻,通手浴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御藥院方》卷八。

《普濟方》卷二九○: 威靈仙散

配方組成

威靈仙、貝母、白芷、甘草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發背便毒。

使用方法

上(口父)咀。每服半兩,酒、水煎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二九○。

《普濟方》卷四○四: 威靈仙散

配方組成

威靈仙、仙靈脾、甘草、赤茯苓、子芩、青葙子、大青、赤芍藥、大黃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斑瘡雀目,眼生翳障遮睛。

使用方法

上為末,羊肝摻藥,箬葉、麻皮纏縛,米泔煮熟,放冷吃,量兒大小用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四○四。

《癰疽驗方》: 威靈仙散

配方組成

威靈仙1兩,貝母1兩,知母1兩。

功效主治

便毒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,空心酒調下。如不散,再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癰疽驗方》。

《普濟方》卷一○六引《護命方》: 威靈仙散

配方組成

威靈仙1兩(酒浸,切,焙),芎半兩,羌活(去蘆)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老人風氣壅盛,大腸秘澀,5-6日方大便一次,天陰日盛,頭旋目暗,發作無時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匕,空心蔥湯調下。不轉,第2日再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一○六引《護命方》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