姜附散

《魏氏家藏方》卷五: 姜附散

配方組成

生附子7錢,生薑1斤,胡椒半兩,丁香半兩(研末,不見火)。

功效主治

脾虛胃寒。

炮製方法

用生薑1斤(肥者),取自然汁,同附子入砂器內,慢火煮,候附子化為糊,須不住用匙攪動,恐焦,直至薑汁煮耗盡,約7分取出,挑入銀器內,四面攤開,頓重湯上,時復攪轉,重攤過,候藥9分幹,可以捻不粘綴手,盡取出,捻成小餅子,頓在篩子內,或曬或焙乾,碾為細末,再入胡椒、丁香末。

使用方法

空心米飲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魏氏家藏方》卷五。

《赤水玄珠》卷四: 姜附散

配方組成

香附子1斤,生薑3斤。

功效主治

膈氣不通,胸膈間結塊,大如拳,堅如石,嘔吐噁心,飲食不下。

炮製方法

生薑搗汁,浸香附1宿,曬乾再浸,再曬,以薑汁盡為度,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,米飲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赤水玄珠》卷四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七十五: 姜附散

配方組成

乾薑(炮)1兩,附子(炮裂,去皮臍)1兩,訶黎勒(煨,去皮)1兩,龍骨1兩。

功效主治

髒寒,下痢白膿,心腹癘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匕,煎烏梅湯空心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七十五。

《外臺》卷二十五引《張文仲方》: 姜附散

配方組成

乾薑、附子(炮)、皂莢(炙,去子)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青下,白下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飲服方寸匕。不過再服即愈。亦可丸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外臺》卷二十五引《張文仲方》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