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白散

《普濟方》卷三七○引《全嬰方》: 太白散

配方組成

粉霜2錢,輕粉1錢,白牽牛(炒)1錢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急驚,搐搦涎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字,薄荷湯調下。吐痰效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三七○引《全嬰方》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四六: 太白散

配方組成

山芋3兩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匕,新汲水調下,1日3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四六。

《楊氏家藏方》卷一: 太白散

配方組成

天南星1分(銼碎,炒黃),烏蛇肉3錢,蠍梢3錢(去毒,炒),白附子3錢(生用),川烏頭尖2錢(去皮,生用)。

功效主治

風虛潮熱,手足抽掣,背強口噤,神識昏塞。或產後血虛,中風作痙狀,涎盛語澀,冒悶不醒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錢,水1盞,加臘茶半錢,蔥白1寸,同煎至5分,微熱服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楊氏家藏方》卷一。

《楊氏家藏方》卷十四: 太白散

配方組成

附子(炮,去皮臍)2兩,草烏頭(炮,去皮尖)2兩,天南星(炮)2兩,藿香葉(去土)2兩,人參(去蘆頭)2兩,當歸(洗,焙)2兩,水銀1錢(用錫1錢半,結作沙子),麝香1錢(別研)。

功效主治

破傷風,雖患人口已噤,但心腹間暖者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注意事項

忌冷水,如飲冷水,再發不可療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半錢,溫酒調下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楊氏家藏方》卷十四。

《普濟方》卷四十四引《仁存方》: 太白散

配方組成

石膏(煅)2兩,川芎半兩,甘草1分(一方無甘草)。

功效主治

頭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茶芽少許,熱湯調2分,食後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四十四引《仁存方》。

《壽世保元》卷二: 太白散

配方組成

白石膏(火煅)。

功效主治

病在臟腑,骨蒸內熱之病,時發外寒,寒過內熱,附骨蒸盛之時,四肢微痺,足趺腫者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新汲水調下方寸匕,以身無熱為度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壽世保元》卷二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