勝金散

《奇效良方》卷十五: 勝金散

配方組成

天台馬藥(細銼,酒浸1宿,微炒)1兩,茴香(炒)1兩,青皮(去白)1兩,良姜1兩。

功效主治

五臟氣,一切冷氣、血氣、肥氣、息賁氣、痞氣、奔脈氣、伏梁氣疾,搶心切痛不可忍,似板築定,冷汗喘急,不語欲絕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,空心用溫酒調服,婦人用姜煎童子小便調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奇效良方》卷十五。

《醫方類聚》卷二十四引《煙霞聖效方》: 勝金散

配方組成

斑蝥頭、蠍梢尾、草烏頭(尖)、黑附子(底)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一切破傷風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字,新水送下。汗出為效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方類聚》卷二十四引《煙霞聖效方》。

《保命歌括》卷三十: 勝金散

配方組成

桂心、玄胡索、五靈脂、蒲黃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心下有血急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,用水1盞,當歸1錢,酒3分,同煎7分,調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保命歌括》卷三十。

《瘍科選粹》卷五: 勝金散

配方組成

牡蠣(厚頭)。

功效主治

甲疽。

炮製方法

上藥生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,靛花研酒調下,日3次。已潰者,以綠礬散敷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瘍科選粹》卷五。

《濟陽綱目》卷七十二: 勝金散

配方組成

五靈脂(水淘,炒)1兩,玄胡索7錢,桂枝7錢,當歸(酒洗)7錢,香附(炒)7錢,沒藥5錢,草果5錢。

功效主治

猝心脾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,食前溫酒調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濟陽綱目》卷七十二。

《外科經驗方》: 勝金散

配方組成

黃連5分,黃柏5分,輕粉5分,銀硃5分,孩兒茶5分,冰片1分。

功效主治

下疳潰爛或疼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香油調搽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外科經驗方》。

《外科全生集》卷四: 勝金散

配方組成

人參三七。

功效主治

潰爛並刀斧傷;吐衄。

炮製方法

研極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塗患處;溼者幹摻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外科全生集》卷四。

《傷科補要》卷三: 勝金散

配方組成

降香5錢,歸須1兩,地鱉蟲5錢。

功效主治

遍身疼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酒調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傷科補要》卷三。

《麻疹備要方論》: 勝金散

配方組成

青黛、明礬、雄黃、文蛤、皂莢、梔子、血餘、冰片。

功效主治

麻疹沒後牙疳,口鼻壞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瓷瓶收貯。

使用方法

臨用以米泔溫洗淨後敷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麻疹備要方論》。

《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》(瀋陽方): 勝金散

配方組成

西紅花2錢,琥珀2錢,青皮2錢,硃砂2錢,赤芍2錢,川芎2錢,連翹2錢,地丁2錢,豨薟草2錢,白芷2錢,乳香1錢5分,沒藥1錢5分,全當歸3錢,漢三七3錢,雙花3錢,川斷3錢,公英3錢,血竭花1錢。

功效主治

打傷創傷擰傷,聚筋折骨,關節脫臼,骨膜膿瘍,骨膜內積血瘀血,日久不散,發變潰膿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極細末。

注意事項

孕婦忌服。

使用方法

大人每服1錢,小兒減半,黃酒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》(瀋陽方)。

《直指》卷六: 勝金散

配方組成

桂枝、延胡索(炒)、五靈脂、當歸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心下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,水1盞,酒3分同煎,食前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直指》卷六。

《普濟方》卷三六八: 勝金散

配方組成

天南星1兩,白附子半兩,雄黃2錢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傷寒熱驚風,麻豆瘡疹潮熱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錢,水1盞,蔥白3寸,同煎3分,作3度,予1匙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三六八。

《普濟方》卷二九九: 勝金散

配方組成

黃柏4兩,甘草(炙)2兩,密陀僧(研)2兩,青黛2兩。

功效主治

一切身體頭面溼流黃水等瘡,久不愈者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都拌勻。

使用方法

如瘡溼,則幹貼;瘡幹,則以蜜水調塗;頭上甜瘡,油調塗;口瘡,幹貼,有涎而吐,誤咽不妨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二九九。

《普濟方》卷二九六: 勝金散

配方組成

草烏1個,白姜1指大。

功效主治

諸痔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用半錢,病人津唾調,塗在黑瘤上,自然脫落,遂用洗藥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二九六。

《醫方類聚》卷二一七引《醫林方》: 勝金散

配方組成

甘草、大黃、石膏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婦人20-30年積塊痃癖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酒調3錢服之。臨臥先服烏金散,次2服紫金散,次3服勝金散,3藥服罷,到了天明,取下20-30年積物為效,後服紫金丹補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方類聚》卷二一七引《醫林方》。

《治疹全書》卷下: 勝金散

配方組成

防風、荊芥、薄荷、歸尾、杏仁、川連、明礬、樸消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一切風熱火眼。

使用方法

水煎。乘熱燻洗。內服柴胡解毒湯,外點鳳衣散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治疹全書》卷下。

《產育寶慶集》: 勝金散

配方組成

麝香1錢,鹽豉1兩(用舊青布裹了燒,令通紅,急以乳槌研碎為末)。

功效主治

難產,橫生,逆生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取秤錘燒紅,以酒淬之,調下藥1錢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產育寶慶集》。

《赤水玄珠》卷二十九: 勝金散

配方組成

鐵鏽(炒)。

功效主治

疔瘡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-6錢,用齏水滾過,停冷調服。不吐為佳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赤水玄珠》卷二十九。

《盤珠集》卷下: 勝金散

配方組成

陳皮、吳茱萸、骨碎補、砂仁、甘草(炙)。

功效主治

遍身兩脅刺痛脹滿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,鹽湯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盤珠集》卷下。

方出《證類本草》卷九引孫用和,名見《聖濟總錄》卷二十六: 勝金散

配方組成

鬱金5個(大者),牛黃1皂莢子大(別細研)。

功效主治

陽毒入胃,下血頻,疼痛不可忍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用醋漿水1盞同煎3沸,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方出《證類本草》卷九引孫用和,名見《聖濟總錄》卷二十六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十五: 勝金散

配方組成

荊芥穗4兩,薄荷葉4兩,木賊(去節)2兩,蛇蛻2條(微炙)。

功效主治

腦風頭痛,鼻息不通,或流清涕,多嚏不已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匕,食後茶清送下,日3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十五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二二: 勝金散

配方組成

戎鹽1兩,青黛半錢。

功效主治

咽喉卒腫,喉痺。

炮製方法

上同研勻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半錢匕或1字,用小竹筒吹入喉咽,咽津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二二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二七: 勝金散

配方組成

斑蝥半兩(去頭翅,麩炒),豆黃末(炒)1合,糯米末(炒)1合,甘草1中指節許(半生半炙),膩粉(研)1分。

功效主治

熱毒風毒,結成瘰癧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,都拌勻。

使用方法

空心以米飲送下5錢匕。當吐瀉,下惡物,煮糯米粥補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二七。

《得效》卷十四: 勝金散

配方組成

王不留行、酸漿(死胎倍用)、茺蔚子、白蒺藜(去刺)、五靈脂(行血宜生用)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難產,橫逆,子死腹中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。水1盞半,入白花劉寄奴子1撮同煎,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得效》卷十四。

《幼幼新書》卷二十四引《吉氏家傳》: 勝金散

配方組成

丁香半兩,生犀半兩,川楝子1錢,蕪荑1錢,蘆薈1錢。

功效主治

疳積有蟲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半錢,陳米飲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幼幼新書》卷二十四引《吉氏家傳》。

《普濟方》卷七十三引《德生堂方》: 勝金散

配方組成

銅青2錢,爐甘石(浸3-5次,燒紅,童便浸妙)、青鹽1錢,金腳蜈蚣1條,全蠍7個(去毒),輕粉半錢,麝香少許。

功效主治

赤眼爛弦,癢痛流淚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用少許,溫水調敷眼,1日3次。3日即愈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七十三引《德生堂方》。

《衛生總微》卷三: 勝金散

配方組成

雄黃1錢(水飛),白附子半錢,甘草半兩(炙),芍藥半兩(水煮10沸,焙乾),南星半兩(炮),荊芥穗1分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潮熱溫壯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半錢,水1小盞,入薄荷3葉,煎至5分盞,去滓溫服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衛生總微》卷三。

《永類鈐方》卷十八引《全嬰方》: 勝金散

配方組成

吳茱萸(酒浸)1錢半,淨陳皮1錢半,川芎1錢半,乾薑(炮)1錢半,生薑(切,焙)1錢半,甘草(炙)3錢,厚朴(姜制,炒)3錢。

功效主治

妊婦因食傷胎,傳幹脾胃,氣虛冷逼,小腹脹痛,或腰重,大便秘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,陳米飲送下;入鹽煎服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永類鈐方》卷十八引《全嬰方》。

《楊氏家藏方》卷五: 勝金散

配方組成

當歸(洗,焙)1兩,延胡索1兩,五靈脂(去砂石)1兩。

功效主治

腹脅脹滿,心腹作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,水1盞,酒3分,同煎至8分,食前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楊氏家藏方》卷五。

《傳信適用方》卷二: 勝金散

配方組成

老生薑10兩(切作如錢薄,攤箕內,令水縮;次用砒霜1錢重,細研,拌姜錢令勻,留少許砒放熔銀甘砂鍋子內,砒拌生薑於上,按令緊,用新瓦1片蓋鍋口,烈炭火煅令煙盡,傾於碗內,盞子合定存性,要成黑炭,不可白卻),蓽撥2錢,全蠍2錢(去肚內腸屎並毒),華陰細辛2錢(味辛如椒者),胡椒2錢。

功效主治

腎熱上蒸,牙齦浮腫,牙齒疼痛,或腎元虛冷,牙齒搖動,或赤腫痛,風牙蟲牙。

炮製方法

上4味焙乾,姜炭亦為細末,都拌勻。

使用方法

每用手指點少許如黑豆大,揩牙齦上。閉口,候有涎沫即吐去,立效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傳信適用方》卷二。

《衛生寶鑑》卷十九: 勝金散

配方組成

石膏、黃芩1兩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頭上並身上溼疳,時復癢痛,面板溼爛久不愈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先擦了絳玉散後,不拘多少覆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衛生寶鑑》卷十九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九十八: 勝金散

配方組成

甘草(炙,銼)半兩,滑石(碎)半兩,鬱金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沙石淋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錢匕,溫水送下,日3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九十八。

《得效》卷十七: 勝金散

配方組成

鬱金3兩,大硃砂5錢,南雄黃(其色勝如硃砂者妙)5錢,麝香2錢半,幹胭脂2錢半,綠豆粉2錢半,白礬(半生半枯)5錢,光粉5錢。

功效主治

咽喉腫痛,氣急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薄荷汁同研少許調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得效》卷十七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三三: 勝金散

配方組成

黃連1兩半(半炒,半生用),鬱金(生用)半兩,天南星1枚,紫鉤藤1分,白蘞1分,白及1分,膩粉少許。

功效主治

下注並惡瘡,多年不效者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用時先濃煎蔥椒湯淋洗,去瘡皮,拭乾,次以津唾調藥散敷,或用紙花子蓋之亦得;如瘡溼,即幹摻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三三。

《惠直堂方》卷二: 勝金散

配方組成

夏枯草、香附(末)、夏桑葉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眼流冷淚,烏珠痛及羞明怕日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,麥冬湯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惠直堂方》卷二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