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神丹

《蘇沈良方》卷二: 四神丹

配方組成

熟乾地黃、元參、當歸、羌活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風氣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空心酒送下,丸數隨宜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蘇沈良方》卷二。

《準繩·瘍醫》卷二: 四神丹

配方組成

苦花子2兩(又名毛連子,又名小葉金雞舌,梗葉俱用),土木香2兩(根名青木香,梗名天仙藤,花名馬兜鈴),仙人薯(用根,新鮮生者為妙,幹者次之)2兩,晚蠶砂1兩。

功效主治

因剝割瘴死牛、馬、豬、羊、不避其氣,以中其毒;或因食瘴死牛、馬、豬、羊之肉者,或手足各處發疔毒,或起紫泡,或起堆核,初則創人,次漸腫大,疼痛不可忍,瞀悶發熱,口渴心煩,四肢強痛,頭目昏花,及一切瘴毒。

使用方法

上鍘碎,擂,水和煮粽汁,冷服。次服劫瘴消毒散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準繩·瘍醫》卷二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八五: 四神丹

配方組成

丹砂1錢,雄黃1錢,雌黃1錢,硫黃1錢。

功效主治

虛證,怔仲,驚悸,諸般大病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入銀鍋子內歇口,炭火熔化,滴入水中,令成丸子,如綠豆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丸,空心溫酒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八五。

《活幼心書》卷下: 四神丹

配方組成

淨黃連1兩3錢,黃柏(去粗皮)7錢,白姜7錢半,當歸(酒洗,焙乾)7錢半。

功效主治

水瀉,赤白痢。

炮製方法

上銼,或曬,或焙,為末,用烏犀丸內製飯糊為丸,如麻子大;兒小者,圓粟米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0-50丸,空心烏梅煎湯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活幼心書》卷下。

《聖惠》卷四十四: 四神丹

配方組成

硼砂2兩,陽起石2兩,白礬5兩,太陰玄精6兩。

功效主治

下元風溼,久患腰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入瓷瓶子內,以紙筋鹽泥固濟,候幹,先以小火逼令熱徹,後以火一稱燒之,待火耗,即取罐子,候冷取藥,於地上鋪好黃土,用紙襯盆,合1宿,出火毒了,研如粉,以水浸蒸餅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5丸,空心鹽湯送下,酒送下亦得;婦人醋湯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四十四。

《局方》卷五(吳直閣增諸家名方): 四神丹

配方組成

雄黃5兩,雌黃5兩,硫黃5兩,硃砂5兩。

功效主治

男子婦人真元虛損,精髓耗傷,形羸氣乏,中滿下虛,致水火不交,及陰陽失序,精神睏倦,面色枯槁,亡血盜汗,遺瀝失精,大便自利,小便滑數,夢寐驚恐,陽事不舉,腰腿沉重,筋脈拘攣;及一切沉寒痼冷,痃癖疝瘕,臍腹絞痛,久瀉久痢,傷寒陰證,脈候沉微,身涼自汗,四肢厥冷;婦人百病,胎髒久冷,絕孕無子,赤白帶下,月候不調,服諸藥久不瘥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入瓷盒內,將馬鞭草為末,鹽泥固濟,慢火四圍燒煅,一日一夜取出,再研細末,以糯米粽研為糊,丸如豆大。

注意事項

妊婦不可服。忌羊血、葵菜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粒,絕早空心新汲水吞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局方》卷五(吳直閣增諸家名方)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