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棗湯

《傷寒論》: 十棗湯

配方組成

芫花(熬)、甘遂、大戟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水飲內停。咳唾胸脅引痛,心下痞硬,乾嘔短氣,頭痛目眩,或胸背掣痛不得息,脈沉弦,現用於結核性胸膜炎,慢性腎炎所致的胸水,腹水,或全身水腫,而體質尚實者。太陽中風,下利嘔逆。其人??汗出,發作有時,頭痛,心下痞硬滿,引脅下痛,乾嘔短氣,汗出不惡寒,表裡未和者。懸飲;咳家,其脈弦,為有水;支飲家,咳煩胸中痛。水腫腹脹,並酒食積脹,痃癖堅積,蓄熱,暴痛,瘧氣久不已;風熱燥甚,結於下焦,大小便不通;實熱腰痛,及小兒熱結,乳癖積熱,作發驚風潮搐,斑疹熱毒不能了絕者。積疳,遍身浮腫。帶下,溼而挾熱,大便或洩或閉,小便塞,脈澀而氣盛。

炮製方法

上各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以水1升半,先煮大棗肥者10個,取8合,去滓,納藥末,強人服1錢匕,贏人服半錢,溫服之。若下少病不除者,明日更服,加半錢。得快下利後,糜粥自養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傷寒論》。

《傳信適用方》卷一: 十棗湯

配方組成

陳橘皮不拘多少(略去白,焙乾,卻以生薑自然汁浸之過2指以上,用銀石器重湯慢火熬幹,取出切,焙乾)。

功效主治

諸瘧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預以隔年肥棗10個,用水1盞半,煎至1中盞,早晨暖棗湯熱調藥末3大錢,頓服。服藥後剝棗熱吃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傳信適用方》卷一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