化癖膏

《古今醫鑑》卷十三引範任庵方: 化癖膏

配方組成

真香油1斤,好黃丹半斤,川烏5錢,甘遂5錢,當歸5錢,甘草5錢,蜣螂20個,穿山甲5錢,木鱉子5錢(仁)。

功效主治

癖疾。

炮製方法

上先將油入鍋內,用前7味熬焦,去滓,入黃丹熬成珠,離了火,入後藥:蘆薈5錢,阿魏5錢,硇砂5錢,硼砂5錢,皮消5錢,麝香5錢,水紅花7錢,此7味為細末,入內隨用,每1個,重3錢。

注意事項

忌生冷油膩等物。

使用方法

頭貼時,先用皮消水洗患處極淨,然後貼上,3日覺肚皮癢,7日覺疾甚痛,即其驗也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古今醫鑑》卷十三引範任庵方。

《魯府禁方》卷三: 化癖膏

配方組成

黃狗腦子3個,皮消半斤,麝香3分,珍珠1錢。

功效主治

癖塊。

炮製方法

共搗成餅,分作3次用。

使用方法

先令病者飲食稍飽,今仰臥,揣塊之大小,用筆圈定,以篾作圈圍住;另用面作圈,放篾圈裡,以草紙貼塊上,將藥攤貼紙上,用火慢慢熨之,熨盡藥枯為妙,次日又如此,3次熨盡。用桃仁承氣湯,一劑服之,即下血塊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魯府禁方》卷三。

《種福堂方》卷二: 化癖膏

配方組成

靛花3-5匙。

功效主治

癖塊如活鱉能行動,諸藥不效者。

使用方法

每日將靛花3-5匙,衝熱陳酒內,空心服。服至10日即不動,服1-2月即消盡矣。外用敷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種福堂方》卷二。

《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》(禹縣方): 化癖膏

配方組成

大黃2兩,白芷2兩,三稜2兩,莪術2兩,木鱉2兩,蜈蚣12條,山甲2兩,巴豆30個,全蠍12個,大麻子2兩,黃連2兩,胡黃連2兩,血竭1兩,蘆薈3兩,輕粉1兩,阿魏3兩,草蔻5兩,麝香2錢,冰片3錢,香油10斤,黃丹5斤4兩。

功效主治

男婦寒積食積,氣血痞塊,腹脹發燒。

炮製方法

熬枯去滓,入黃丹熬成時,再入血竭、蘆薈、輕粉、阿魏、草蔻、冰片、麝香。

注意事項

孕婦忌用。

使用方法

成人1大張,小兒1小張,攤在布上貼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》(禹縣方)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