幹蟾丸

《醫宗說約》卷五: 幹蟾丸

配方組成

蝦蟆、食蛆(或蝦蟆、食蛆俱燒存性),廣陳皮1斤(炒),甘草(炙)4兩,蓬術(炒)6兩,厚朴(米泔浸,炒)8兩,枳實(麩炒)8兩,連翹6兩,香附(米泔浸,炒)1斤,山楂6兩,神曲(炒)6兩,菔子(炒)8兩,龍膽草6兩,青皮子(炒)8兩,川黃連(炒)8兩,白朮(土炒)8兩,檳榔8兩。

功效主治

五疳五痢,瀉蛔蟲,臟腑虛弱,身體羸瘦,發豎焦黃,小便濁色,肚腹膨脹。

使用方法

上為極細末,煉蜜為丸,如龍眼大,空心清米湯化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宗說約》卷五。

《聖惠》卷九十三: 幹蟾丸

配方組成

幹蝦蟆1枚(塗酥炙微黃),漏蘆1兩,菖蒲1兩,雄黃3分(細研),硃砂3分(細研),麝香1分(細研)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無辜疳痢,黃瘦腹痛,或腹內有蟲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都研令勻,煉蜜為丸,如綠豆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5丸,以粥飲送下,1日3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九十三。

《聖惠》卷八十七: 幹蟾丸

配方組成

幹蟾1枚(塗酥,炙微焦),木香半分,肉豆蔻2顆(去殼),雄黃1分(細研),丁香半分,熊膽半分(細研),胡黃連1分,硃砂1分(細研),青黛1分(細研),麝香1分(細研),赤石脂1分,代赭1分

功效主治

小兒奶疳,腹大黃瘦,或時吐乳,壯熱下痢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都研令勻,煉蜜和丸,如黍米大。

使用方法

1歲兒以粥飲送下2丸,早晨1服,晡時再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八十七。

《聖惠》卷八十七: 幹蟾丸

配方組成

幹蟾1枚(5月5日者良),蛇蛻皮1條(大者),谷精草2兩(與上藥同入罐子內,以鹽泥固濟,曬乾,燒令通赤,放冷,細研),胡黃連1分,瓜蒂1分,母丁香(上3味同搗末)1分,青黛半兩,牛黃1分,白龍骨1分,硃砂1分,雄黃1分,蘆薈1分,麝香1分,天竹黃1分(細研)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五疳,及驚風疳蟲。

炮製方法

上藥都入乳缽內,為極細末,用豶豬膽汁煎,麵糊為丸,如綠豆大。

使用方法

3歲兒以溫米泔半合化下5丸。服藥後,以桃、柳湯浴兒,仍宜粥飲送下2丸,1日3次。甚者半月內愈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八十七。

推薦方劑